[实用新型]一种针头处置剪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4037.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1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钦荣燕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头 处置 剪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头处置剪刀,包括相铰接的两片刀剪,所述刀剪包括刃部、刀柄,所述刀柄上设置有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的前端设置有持针部,所述持针部的前端呈圆角结构,所述两片持针部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刃部相垂直的防滑齿。通过上述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医护人员在处理锐器时收到伤害的概率,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头处置剪刀。
背景技术
锐器伤是医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最主要途径。目前对于输液完毕拔出的输液器针头处理方式是徒手将针头与输液器连接管分离,或者采用普通剪刀进行剪断处理。上述两种情况中,采用徒手分离则因为手与针头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针头不易被取下,医护需通过较大的力才可以将针头取下,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受控制的情况而使得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如果采用普通剪刀处理则因为连接管较硬,在剪断后针头容易弹射出去伤及周围人员,并且因为普通剪刀的端部具有尖刺,医护人员也极容易被该尖刺所刺上而受到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头处置剪刀,能够对各种注射器、输液器上的针头进行安全分离。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针头处置剪刀,包括相铰接的两片刀剪,所述刀剪包括刃部、刀柄,所述刀柄上设置有指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刃部的前端设置有持针部,所述持针部的前端呈圆角结构,所述两片持针部的相对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刃部相垂直的防滑齿。
进一步地,所述两片刀剪的其中一片的刃部上设置有一开口朝上的收纳盒。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底部为抽拉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中设置有一与收纳盒所在刃部呈一定夹角的弹簧夹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刃部能够实现对与连接管的剪断,而持针部则能够代替医护人员的手将安装在连接管上的针头取下,防止医护人员与针头的之间接触,从而减小了医护人员被刺伤的几率。同时持针部的前端为圆角结构,难以对医护人员形成伤害,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医护人员受伤感染的概率。2.收纳盒能够对剪下的针头进行及时收纳,防止出现针头掉落还需医护人员去捡拾或者是剪针头时需要医护人员手持针头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医护人员与针头的接触几率。3.弹簧夹持条能够代替手指对针头进行夹持,进一步的降低被分离的针头掉落的几率。4.收纳盒底部采用抽拉板结构,使得针头能够从收纳盒的底部直接掉出,提高了针头的处置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收纳盒与左、右其中一个刀剪相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刀剪 11.刃部 12.刀柄 13.指孔 14.持针部 141.防滑齿 15.收纳盒 151.底板 16.弹簧夹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4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用浇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加水量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