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345.8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3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卓;李蓉蓉;干利川;陈楠;张洋;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王春伟;刘继富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集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平衡孔,所述抗浮装置包括:密封片、连接杆、浮球和挡板;通过在现有集水槽的平衡孔处设置自动抗浮装置,有效地减少了从平衡孔进入集水槽的悬浮物;同时,所述抗浮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在工程应用上的使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
背景技术
集水槽是用来均匀收集上层溢流清水的设备,主要用于沉淀池的出水端,常采用条形孔式或锯齿式。由于集水槽一般为侧面顶部过堰或过孔收水,沉淀池初次进水时,存在集水槽抗浮的问题,情况严重时会造成集水槽弯曲变形从而导致损坏,因此,在集水槽设计时常会采用在槽底部均匀开设数个平衡孔来消除抗浮的问题。然而,当沉淀池未达到设计负荷时,因其进水量较小,出水直接从平衡孔内吸入,而不是从集水槽侧面顶部过堰或过孔流入,最终导致出水带入大量悬浮物,影响出水水质。
因此,提供一种减少悬浮物进入集水槽且结构简单的集水槽抗浮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平衡孔,所述抗浮装置包括:密封片、连接杆、浮球和挡板;
所述连接杆贯穿于集水槽的平衡孔;所述连接杆位于集水槽内的一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所述连接杆位于集水槽外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片的中心位置连接;
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集水槽的平衡孔的孔径;
所述密封片的面积大于集水槽的平衡孔的面积;
所述挡板固定于集水槽的尾端,并分别与集水槽的两边侧壁连接;所述挡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与所述浮球的直径之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浮球为空心浮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位于集水槽内的一端与所述浮球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位于集水槽外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片通过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浮球的直径为3~5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片为边长3~5cm的正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5~10c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挡板的高度为8~15c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通过在现有集水槽的平衡孔处设置所述抗浮装置,有效地减少了从平衡孔进入集水槽的悬浮物;同时,所述抗浮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在工程应用上的使用和推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集水槽的抗浮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束检测及激光打标设备的夹线拉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频手术电刀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