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2078.4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9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牛秀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秀霞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14;B02C23/14;B02C23/2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宾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59 | 代理人: | 毋军 |
地址: | 4667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处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包括重力破碎组、绞碎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以及集料箱;第一筛网在重力破碎组的一侧倾斜设置,绞碎组设置在重力破碎组的斜下方,第二筛网设置倾斜设置在重力破碎组与绞碎组之间,集料箱设置在第二筛网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对不同体积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使体积大的建筑垃圾经过两次破碎,体积小的建筑垃圾经过一次破碎或不经过破碎,使得产生的再生骨料粒度均匀,以增大再生骨料的适用范围,提高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建筑物不断地建造,但同时也有许多老房子被拆除,其间就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随着旧城改造、城中村拆迁、道路重修,建筑垃圾会越来越多,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我国资源问题日益严重,优质的天然骨料在有些地方已经枯竭,许多地方合格的混凝土砂石供应十分紧张,致使建筑工程的成本增加、质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将建筑垃圾循环再生工作与经济墙体材料的生产结合起来,以建筑垃圾生产建筑用砂,既消纳了大量无法处理的建筑垃圾,又解决了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和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也有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的设备,一般包括破碎设备和筛分设备,但处理工艺不完善,大多处理后的再生骨料粒度不均,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建筑垃圾处理后产生的再生骨料粒度不均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具有能将建筑垃圾处理成粒度均匀的再生骨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包括重力破碎组、绞碎组、第一筛网、第二筛网、集料箱以及壳体;其中,重力破碎组包括破碎平台、重力块、刮板以及设置在破碎平台上的驱动件,重力块设置在破碎平台上方、且沿竖直方向运动挤压放置在破碎平台上的建筑垃圾,刮板设置在破碎平台一侧,刮板在驱动件的驱动下刮扫破碎平台上的建筑垃圾;绞碎组设置在重力破碎组的斜下方,绞碎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辊轴、破碎刀以及驱动电机;破碎刀设置在辊轴圆周表面,两个辊轴相向转动,两个辊轴上的破碎刀相互交叉;第一筛网倾斜设置在破碎平台的一侧,且第一筛网低的一侧与破碎平台相连接;第二筛网设置在破碎平台和第一筛网下方、且在绞碎组的上方,第二筛网朝向绞碎组倾斜设置,第二筛网的孔径小于第一筛网的孔径;集料箱设置在第一筛网和破碎平台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在壳体内的建筑垃圾沿第一筛网的倾斜方向滚动,体积小的建筑垃圾从筛孔落到第二筛网上,体积大的建筑垃圾落到破碎平台上,重力块对建筑垃圾进行挤压破碎,然后刮板将破碎平台上经过破碎的建筑垃圾刮扫到第二筛网上;体积大于第二筛网孔径的建筑垃圾落到绞碎组中,进行二次破碎,然后落到集料箱中,体积小于第二筛网孔径的建筑垃圾直接通过筛孔落到集料箱中;本实用新型设置两级破碎与两级筛分,以将建筑垃圾处理成粒度均匀的再生骨料。
进一步地,驱动件设置为气缸,刮板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重力块离开破碎平台准备下次破碎过程中,气缸的活塞杆推动刮板刮扫破碎平台上的经过重力破碎的建筑垃圾,使其落到第二筛网上。
进一步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的侧边均设置有振动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秀霞,未经牛秀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2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