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7936.6 | 申请日: | 2020-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2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蔡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楚彬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汕头中汇信商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2 | 代理人: | 陈世明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茶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茶杯,包括缸体、上盖机构以及堵水机构,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便于出水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位置上设有堵水机构,所述堵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出水孔内的堵块,所述堵块的内部下方开设有一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上方四周位置设有用以将锥形空腔与外界连通的过水孔,所述堵块中部设有与堵块同心的、且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的堵头,且所述堵头位于堵块的锥形空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冲泡茶叶时,将茶叶置于过滤网上方位置,待茶叶泡好之后,将驱动杆下方的堵头向下运动,使过水孔导通,便于茶水的流出,达到茶叶与水的分离,饮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茶杯。
背景技术
随着现阶段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于日常饮料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其中茶叶作为分布中国最广泛的饮料,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在喝茶时,一般采用茶杯对茶水进行盛放。
目前市面上的茶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采取单一化结构,在冲泡时,茶水和茶叶混合在一起,倾倒时,茶水会携带茶叶离开,从而影响喝茶的体验;同时操作人员无法控制沏茶腔内部的茶水导入杯体内部,倾倒时需要额外滤网组件对茶叶进行过滤,操作复杂,实用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茶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茶杯的茶叶分离难度大,过滤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设计有可上下移动的驱动杆,便于操作人员向内部存放茶叶并冲泡,倾倒时,能够避免茶叶随水流流出;操作人员能够在茶盖闭合状态下,将茶水导入水杯内,便于茶水进行导出,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茶杯,包括缸体、上盖机构以及堵水机构,所述缸体的底部开设有便于出水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位置上设有堵水机构,所述堵水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出水孔内的堵块,所述堵块的内部下方开设有一锥形空腔,所述锥形空腔上方四周位置设有用以将锥形空腔与外界连通的过水孔,所述堵块中部设有与堵块同心的、且能够上下移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下端一体连接有一呈锥形的堵头,且所述堵头位于堵块的锥形空腔内,所述驱动杆在移动至上方极限位置时,所述堵头将堵块上开设的过水孔进行封堵;所述缸体的上方位置铰接有上盖机构,所述上盖机构的表面安装有用以控制驱动杆进行上下移动的按钮。
采用上述一种新型茶杯,沏茶时,将茶叶放置在缸体内部,待茶叶冲泡一段时间后,控制驱动杆向下移动,使得堵头向下运动,堵头向下运动的同时,能够使原本处于封堵状态下的过水孔导通,水通过过水孔进行出水孔,再由出水孔流至外部的水杯内。
作为优选,所述缸体的内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置于缸体的中心靠下的位置,所述过滤网安装在堵块的上方台阶位置,且通过盖帽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的厚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以便于水向下流动的网孔。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为不锈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杆设置在缸体内部靠近缸体侧壁的位置上。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机构包括密封盖、锁扣和顶盖,所述密封盖铰接在缸体上方,且所述密封盖与缸体之间的连接位置设有用以防止水洒出的密封圈,所述密封盖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用以将密封盖进行锁定的锁扣,所述顶盖扣设在密封盖顶部位置,所述密封盖的上方位置安装有一插销,用以配合缸体上端边沿的孔实现密封盖的封闭。
作为优选,所述堵块的下方位置连接有用以将堵块进行锁紧的固定圈。
作为优选,所述堵块与缸体的连接处设有用以起到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楚彬,未经蔡楚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79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肠排气引流管
- 下一篇:大型砂芯的辅助下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