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水箱利用率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2669.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9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林;温荣超;徐珂;曹欣;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尔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00 | 分类号: | E03B11/00;E03B11/08;F16K24/04;F16K3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高春涛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水箱 利用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水箱利用率的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及其连接管道,水箱下部开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泵连接,在出水口上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平行于水面,导流板边缘距出水口中心距离大于四倍的出水口半径;水泵泵体总高处设有排气孔,在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箱利用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供水设备中,水泵从水箱中抽水供应用户,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水箱中水位下降至1米以下米时,在水箱吸水口会产生漩涡,这时由漩涡逐渐带入大量空气进入水泵。目前水泵多使用立式多级泵,由泵体内腔最高处的动静环做为机械密封,正常情况下,动环处于水中由水冷却,当管道内吸入空气后,空气上升至泵体最高处无法排出,动环离开水的冷却,在高速旋转时不到1分钟就会烧坏。为了保护动环,通常做法是不让水箱中水位低于1.5米,在出水口不产生漩涡。这样虽然保护动环,但是水箱中始终要保持1.5米的水位,使水箱的利用率大大降低。水泵在高速运转时,叶轮附近产生气蚀,这些气体虽然总量不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正好将动环暴露在气体环境中,造成机封烧坏,目前的做法是定时由人工去拧开水泵顶部的放气螺栓出气体。但是水泵运行是以供水需求时开时停,时快时慢,造成水泵内聚集气体的量及时间不固定,如果定时排气周期过长有可能造成在排气前气体已聚集过多造成机封烧坏,如果定时排气周期过短,造成人员劳动强度过高,运行成本高居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水箱利用率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提高水箱利用率的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及其连接管道,水箱下部开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水泵连接,在出水口上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平行于水面,导流板边缘距出水口中心距离大于四倍的出水口半径;水泵泵体总高处设有排气孔,在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增加导流板后,减少了涡流产生的高度,不易产生漩涡,尽量少的将空气吸入管道,造成水泵损坏;安装排气阀,能将形成的气体及时排出泵体。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设在水箱下部侧面,出水管伸入水箱内并垂直向下弯曲,出水管口距水箱底部距离大于出水管半径小于出水管直径,导流板套在出水管口。水箱底部开口设置出水管在大型水箱上较少使用,多在水箱侧壁开口焊接出水管,为了最大限度的抽取水箱中水,将出水管伸入水箱内并垂直向下是常规做法,但还是难以避免漩涡的形成,在出水管口套接导流板就能缓解漩涡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底部设有若干导流片,导流片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导流板边缘距出水口中心距离,各导流片以出水口中心对称排布。虽然导流板能干扰漩涡地形成,但在足够长的时间下流体在导流板下能够聚集足够的角动能后,还是会形成漩涡,安装导流片后,使流体沿固定的方向流动,抵消了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消除了漩涡产生的动力,从而达到不吸入空气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为自动排气阀;自动排气阀包括下阀体、上阀体、浮子、密封圈;下阀体与上阀体通过螺纹连接;下阀体为中空结构,底部设有进口,进口外侧设有螺纹与排气孔螺纹连接,上部设有导引孔;上阀体为中空结构,顶部设有出气孔,内部设有两级台阶,中部为平台阶,顶部在出气孔下为锥形台阶;浮子为球形,沿浮子直径方向上部设有顶针,下部设有导杆;平台阶的直径小于浮子直径,锥形台阶与顶针配合;密封圈设在平台阶处。自动排气阀由四部分组成,为铜质或不锈钢,加工方便,组装简单;安装在水泵排气空后,水泵在运行中,水压将浮子向上顶托,浮子的球形部分与密封圈挤压密封,浮子的顶针部分与锥形台阶挤压密封;当水泵内出现气体后,气体沿导引孔进入上阀体,气体聚集后其对浮子的浮力减小,浮子下落,气体由出气孔排出,液体再次上升,顶托浮子密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下阀体与上阀体之间设有O形圈。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能够将水箱中的水抽取至水位0.3米,大大提高了水箱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尔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尔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2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平吊装船用液压螺母的工装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前转向轮支撑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