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80104.1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8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戴昕妤;李云涛;仲悦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静脉 穿刺 加压 创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穿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包括加压包,加压包的顶部紧密粘接有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紧密粘接有固定带,固定带的底部紧密粘接有粘贴层,加压包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乙酸液体层,乙酸液体层的下方设置有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的下方设置有无菌敷料层,乙酸液体层与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之间设置有分隔薄膜,分隔薄膜的侧边与加压包的内壁紧密粘接,无菌敷料层与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之间设置有分隔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中设置的加压包能够对穿刺口处进行很好的加压,保证一定的止血效果,通过无菌敷料层能够对伤口处进行药敷,避免造成伤口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穿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
背景技术
在医院进行静脉穿刺过后,伤口需要进行止血,一般使用绷带进行包扎,但此种方式穿戴和拆卸不方便,使用创口贴时不能对伤口处很好的进行加压,导致穿刺口处的止血效果不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创口贴时不能对伤口处很好的进行加压,导致穿刺口处的止血效果不好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静脉穿刺后的加压创口贴,包括加压包,所述加压包的顶部紧密粘接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紧密粘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底部紧密粘接有粘贴层,加压包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乙酸液体层,所述乙酸液体层的下方设置有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所述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的下方设置有无菌敷料层,所述乙酸液体层与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之间设置有分隔薄膜,所述分隔薄膜的侧边与加压包的内壁紧密粘接,所述无菌敷料层与碳酸氢钠固定粉末层之间设置有分隔带,所述分隔带的侧边与加压包的内壁紧密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的两侧对称紧密粘接有密封条。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条的底部涂覆有防水胶。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包的两侧外部紧密粘接有吸血块,所述吸血块呈弧形结构,所述吸血块的顶部与弹性带的底部紧密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带为矩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带远离弹性带的一端为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包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敷料孔,所述敷料孔呈均匀等间距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其中设置的加压包能够对穿刺口处进行很好的加压,保证一定的止血效果,通过无菌敷料层能够对伤口处进行药敷,避免造成伤口感染,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压包;11、乙酸液体层;12、碳酸氢钠固体粉末层;13、无菌敷料层;14、敷料孔;15、分隔薄膜;16、分隔带;2、弹性带;21、密封条;3、固定带;31、粘贴层;4、吸血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80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安全应急器材柜
- 下一篇:一种咽喉部分泌物引流双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