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石车间出炉轨道的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342.5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相卫东;张录;郭振华;苏红军;高建花;任杰;刘磊;冯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2 | 分类号: | F27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0161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石 车间 出炉 轨道 调整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石车间出炉轨道的调整装置,包括连接块和转动把手,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固定有丝杆,其中一个所述丝杆为左旋螺纹,另一个所述丝杆为右旋螺纹,两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均设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螺纹套接在两个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有L型板,同一端的两个所述L型板为一组,所述L型板的外直角侧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两端有U型槽和卡槽可以和轨道边沿相吻合,中间由大直径丝杆连接,在作业时通过丝杆正反转联动两端卡槽和U型槽,从而实现轨道间距增大或缩小,减小单次轨道调整时间,极大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轨道间距的精确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石车间出炉轨道的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石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电石出炉后,由于温度高,危险性大,由电石小车将电石送出电石炉,采用电石小车运输时运输量大,且效率高,但是对小车移动的轨道要求较高。
冶炼电石车间出炉系统检维修时经常需要调整出炉小车行走轨道的间距,传统调整方法是将螺旋千斤顶横放,从垂直于轨道的方向上施加作用力,作业时需要多次更换千斤顶放置位置,工作效率非常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石车间出炉轨道的调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石车间出炉轨道的调整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轨距调节需要多次更换千斤顶放置位置,工作效率非常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石车间出炉轨道的调整装置,包括连接块和转动把手,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固定有丝杆,其中一个所述丝杆为左旋螺纹,另一个所述丝杆为右旋螺纹,两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一侧均设有螺纹通孔,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螺纹套接在两个所述螺纹通孔内,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有L型板,同一端的两个所述L型板为一组,所述L型板的外直角侧设有卡槽,所述L型板的内直角侧设有U型槽。
优选地,所述转动把手包括转动杆、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杆和握把,两个所述限位杆固定在转动杆的一端,所述握把固定在限位杆的另一端。
优选地,同一组的两个所述L型板的相对一侧共同固定有多个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L型板焊接在固定块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在使用时,当电石炉小车轨道的轨距变大时,将装置的两个U型槽卡在轨道的两侧,通过转动把手转动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带动两侧的丝杆转动,由于两个丝杆的旋向相反,会带动两个固定块收缩,从而带动两侧的L型板和轨道收缩,将轨距调到合适,当轨距减少时,将装置的卡槽卡入到两个轨道的内部,反向转动连接块,使两组L型板向两侧延伸,将轨道调宽,从而快速的达到调整的目的,使得单次轨道调整时间由30-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极大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轨道间距的精确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丝杆、连接块、L型板和固定块的配合,在作业时通过丝杆正反转联动,从而通过L型板实现轨道间距增大或缩小,解决了传统的轨距调整速度较慢的问题;
2、通过卡槽和U型槽的配合,使用时卡在轨道上,方便了装置对轨道的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轨道间距的精确控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两端有U型槽和卡槽可以和轨道边沿相吻合,中间由大直径丝杆连接,在作业时通过丝杆正反转联动两端卡槽和U型槽,从而实现轨道间距增大或缩小,减小单次轨道调整时间,极大增加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轨道间距的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君正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压鱼缸型鱼菜共生装置
- 下一篇:环形内支撑大直径波纹管管涵柔性反包回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