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磁力驱动外观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6113.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0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柴新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96 | 分类号: | G01N21/89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林青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磁力 驱动 外观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磁力驱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机台,安装在机台上的环形轨道,设置于环形轨道上的多个移动载台,沿环形轨道设置的检测机构以及罩设在环形轨道和检测机构外的机壳;环形轨道包括滑轨和磁轨;滑轨呈环形结构,在滑轨上、下两面对称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八字形轨槽;磁轨设置于滑轨内侧,由长条形的定子磁钢沿滑轨并排排列而成;相邻定子磁钢之间极性相反;移动载台包括C形支架、载台本体、滚轮和动子线圈绕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采用磁力驱动的环形轨道,使移动载台进行循环移动,对电子产品玻璃盖板进行检测,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磁力驱动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产品玻璃盖板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电子产品玻璃盖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子产品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它的外观质量直接决定了电子产品外观和使用性能。因此,电子产品玻璃盖板的检测突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电子产品玻璃盖板检测主要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人工检测需要在照度为2000~3000Lux的强光照射下,通过人眼检测电子产品玻璃盖板的瑕疵。然而,人工检测不仅工作强度大,对人眼有伤害,而且易受检测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于不明显的瑕疵缺陷极易出现漏检。鉴于电子产品玻璃盖板检测的检测精度要求往往很高,最小缺陷的检测精度要求为0.007mm,因此,目前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检测电子产品玻璃盖板根本无法确保检测的效率与准确率。因此,需求一种能够对电子产品玻璃盖板进行快速高效检测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磁力驱动外观检测设备,采用环形轨道,通过磁力驱动,配合检测机构,解决了现有的采用人工检测的方式,检测效率低,准确率低,无法满足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过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形磁力驱动外观检测设备,包括
机台;
安装在所述机台上的环形轨道以及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的多个移动载台;所述环形轨道包括滑轨和磁轨;所述滑轨呈环形结构,在所述滑轨上、下两面对称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八字形轨槽;所述磁轨设置于所述滑轨内侧,由长条形的定子磁钢沿所述滑轨并排排列而成;相邻所述定子磁钢之间极性相反;所述移动载台包括C形支架、载台本体、滚轮和动子线圈绕组;所述移动载台沿所述环形轨道运动;所述C形支架呈C形结构,所述C形支架内侧上、下两侧分别安装有滚轮;位于所述C形支架上、下两侧的滚轮都呈V形排列;所述C形支架活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滚轮与所述八字形轨槽的侧壁接触;在所述C形支架上安装有与所述定子磁钢配合的所述动子线圈绕组,所述动子线圈绕组位于所述磁轨所在位置;所述载台本体安装在所述C形支架的顶部;
沿所述环形轨道设置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机架、相机安装架、检测相机、光源支架和背景灯;所述检测机架安装于所述机台上,位于所述环形轨道旁;所述相机安装架安装于所述检测机架上;所述检测相机安装于所述相机安装架上;所述背景灯通过所述光源支架安装于所述检测机架上;
罩设在所述环形轨道和检测机构外的机壳;所述机壳在所述环形轨道的一端所在位置设置有上下料口;在所述上下料口安装有控制所述移动载台启停的安全光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子线圈绕组安装于所述C形支架的上、下两侧;所述动子线圈绕组与所述定子磁钢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C形支架上安装有定位感应板;所述定位感应板与安装在所述环形轨道的光电传感器配合,对所述移动载台的位置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相机为六个,每个所述检测相机配合一个所述背景灯;所述检测相机为线阵相机或面阵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鸿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6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人工智能导航仪器
- 下一篇: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