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74145.X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5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石维维;杨良针;黎华亮;王瑞莹;李路瑶;黄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李巍 |
地址: | 527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一体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池体设有进水口;池体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池体内设有箱体,箱体与池体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口,第一溢流口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箱体包括缺氧区、沉淀区和清水区,缺氧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沉淀区的下方固定连接一隔板,位于缺氧区的中间位置;清水区处设有出水口,清水区与出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口。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污水处理集中在一个池体内进行,完成一体化处理操作,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生物脱氮是利用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好氧池中进行硝化反应,随后在缺氧池进行反硝化反应,好氧池和缺氧池共同作用实现脱氮,最后通过沉淀池后使水和泥得到分离。传统的污水处理需要多个池体,占据空间,建设成本高,工艺流程复杂。现亟需一种新型装置,实现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装置,使其实现污水处理集中在一个池体内进行,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好氧沉淀一体化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设有进水口;所述池体的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池体内固定连接一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池体之间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第一溢流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箱体包括缺氧区、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缺氧区、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清水区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沉淀区的下方固定连接一隔板,位于所述缺氧区的中间位置;所述清水区处设有出水口,所述清水区与所述出水口之间设有第二溢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区为斜管沉淀区,设有若干倾斜平行设置的斜管。斜管沉淀池具有缩短颗粒沉降距离,从而缩短了沉淀时间,并且增加了沉淀池的沉淀面积,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等优点。通过设置若干倾斜平行设置的斜管,模拟斜管沉淀池的工作原理,从而利用斜管沉淀池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缺氧区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污泥从箱体底部的污泥排放口回流到池体内,保持缺氧区的洁净。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有三角形的挡块。为防止池体底部曝气管所产生的氧气泡从其污泥排放口进入到箱体内部,妨碍箱体缺氧区的正常缺氧工作。在污泥排放口处设置三角形的挡块,由于氧气泡是竖直上升,上升的氧气泡碰到挡块的底部后折向两边,从而氧气泡无法进入箱体的缺氧区。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排放口处设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的吸泥口设置在所述污泥排放口的两侧。考虑池体内污泥浓度过高,此时,开启排泥管借助外力吸除污泥,降低池体内的污泥浓度。将排泥管的吸泥口设置在污泥排放口的两侧,加快排泥效率,从而进一步对污水进行高效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外侧边上设有挂板。挂板架在池体的边上,使箱体通过挂板固定在池体中,适应各个池体规格,提高实用性。同时不需要对现有的池体进行大规模改造,实现不停车改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池体内增设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缺氧区、沉淀区和清水区,使污水处理的好氧缺氧沉淀在一个池体内进行,完成一体化处理操作,省去多余的池体,减少空间占用率。
同时,将第一溢流口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通过两侧同时进水,加大污水从池体到箱体的进水量,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以达到高效处理的目的。
考虑到污水从箱体的左右两侧同时涌入到缺氧区内部,在缺氧区中间位置会造成紊流现象,扰乱缺氧区底部沉积的污泥。因此设置隔板,防止两侧涌入的污水在缺氧区中部汇合发生紊流。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74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