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施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6907.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3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碧芳;彭本庚;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卓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施工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基施工平台,包括桩柱以及位于所述桩柱周边的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施工平台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施工平台侧面的固定螺纹孔、与所述施工平台螺纹连接的连接块、开设在所述连接块上的连接通孔、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固定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以及与另一个所述施工平台的侧面螺纹连接的T形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与所述T形块相互扣接。可实现多个施工平台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施工平台的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桩基施工平台为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作业平台,桩基由桩和桩承台组成,由于施工场所大多为软性泥土,因此需要设置施工平台来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858663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桩基础,包括设置在桩基础底部的桩基础底座以及桩柱,桩基础底座底面设有素混凝土垫层,素混凝土垫层下设置有老土持力层,素混凝土垫层上覆盖有掩埋桩基础底座的泥土层,老土持力层距离地表面不小于1300mm。一种木平台,包括上述的桩基础、固定在桩基础上的龙骨以及固定连接在龙骨上的木平台板。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施工平台都为一体化设计,在施工人员需要扩宽施工平台或者需要搬运施工平台时,由于一体化设计的施工平台,不便于施工平台的搬运和扩宽,因此施工平台的可扩展性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施工平台,可实现多个施工平台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施工平台的扩展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桩基施工平台,包括桩柱以及位于所述桩柱周边的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施工平台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施工平台侧面的固定螺纹孔、与所述施工平台螺纹连接的连接块、开设在所述连接块上的连接通孔、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固定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以及与另一个所述施工平台的侧面螺纹连接的T形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与所述T形块相互扣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扩展施工平台时,可以将连接块与T形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施工平台的侧面,再将T形块卡入连接块上的T形槽中,使得两个施工平台之间相互扣接,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施工平台之间的连接,进而可以实现施工平台的扩展,提高了扩展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通孔为沉孔,且连接通孔为两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通孔设置为沉孔时,当固定螺栓将连接块与施工平台进行螺纹连接时,可以将固定螺栓沉入沉孔中,从而可以避免T形块与T形槽卡接时发生干涉,进而保证T形块与T形槽无缝卡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T形槽槽口的长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连接通孔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小于T形槽的槽口长度时,可以保证在拧紧固定螺栓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施工平台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施工平台的支撑腿,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折叠所述支撑腿的折叠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折叠机构可以对支撑腿进行折叠,当在搬运施工平台时,将支撑腿折叠起来便于搬运人员搬运,且可以减少施工平台的占用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与所述施工平台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开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豁口、固定连接在所述豁口两侧壁之间的圆杆、开设在所述支撑腿顶部的限位槽、开设在所述施工平台上的限位孔以及与所述限位槽相互卡接的限位板,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圆杆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卓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卓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6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水封地漏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交汇转向装置及转向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