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龋齿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6186.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6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媛;王玉旋;李奇媛;朱环明;何义;曾冬;刘国琼;吴江翠;邓珂晴;胡美;刘沁懿;陈雪兰;吴露姝;廖丹;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9/00 | 分类号: | A61J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向林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龋齿 奶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龋齿奶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瓶口处固定连接有内瓶,且内瓶位于瓶体内;所述瓶盖包括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瓶体的瓶口处,底盖上设有两根吸管,两根所述吸管的底端分别位于瓶体内和内瓶内,两根吸管的顶端穿过底盖并在底盖的上表面形成出水口,且两个出水口到底盖中心处的距离相同;所述顶盖同轴转动连接底盖的上表面,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其中一个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导流管的底端与底盖滑动接触,导流管的顶端穿过顶盖位于顶盖上,顶盖上固定连接有奶嘴,奶嘴与导流管连通。采用本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奶瓶无法分装奶和水,不利于婴儿口腔清洁,导致婴儿出现奶瓶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奶瓶,具体涉及一种防龋齿奶瓶。
背景技术
奶瓶龋是婴幼儿龋齿的一种,多见于婴儿。由于婴儿不断吮吸奶瓶,奶瓶中的奶水、果汁等饮料中的可发酵醣类长时间滞留在牙齿周围产生酸,使牙齿表面脱钙,从而造成龋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医学上所称的“奶瓶龋”。
因此婴儿在使用奶瓶喝完奶后,为了婴儿的口腔卫生,防止龋齿的产生,父母通常都会在其喝完奶后喂食温水对婴儿的口腔进行的清洁,但是直接喂食温水时,较多的婴儿会出现抗拒不喝的情况,因此为了让婴儿喝温水清洁口腔,将温水装入奶瓶中,婴儿的抗拒性会减小,更易喝水对口腔进行清洁。但是若在婴儿喝完奶后直接将温水倒入到奶瓶中,则奶瓶瓶壁上的残留的奶混入到温水中,则对婴儿口腔的清洁效果并不是很好,若先对奶瓶进行清洗然后再将温水倒入到奶瓶中给婴儿喝,则很有可能在清洗奶瓶的过程中,婴儿已经入睡导致其无法喝水清洁口腔。如果直接在第二个奶瓶中装好温水,在婴儿喝完奶后换掉奶瓶让婴儿喝水,但是使用此种方式,在婴儿喝完奶和水后需要对两个奶瓶进行清洁,增加了大人的工作量。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够分装水和奶的奶瓶,便于清洁婴儿口腔,防止婴儿患奶瓶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防龋齿奶瓶,以解决现有的奶瓶不能及时的将水和奶进行转换,使得婴儿口腔得不到及时清洁,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奶瓶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龋齿奶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的瓶口处固定连接有内瓶,且内瓶位于瓶体内;所述瓶盖包括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可拆卸连接在瓶体的瓶口处,底盖上设有两根吸管,两根所述吸管的底端分别位于瓶体内和内瓶内,两根吸管的顶端穿过底盖并在底盖的上表面形成出水口,且两个出水口到底盖中心处的距离相同;所述顶盖同轴转动连接底盖的上表面,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位于其中一个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导流管的底端与底盖滑动接触,导流管的顶端穿过顶盖位于顶盖上,顶盖上固定连接有奶嘴,奶嘴与导流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在瓶体中加入奶粉,在内瓶中加入温水,将瓶盖盖好,在婴儿需要喝奶时,转动顶盖,由于顶盖与底盖同轴转动连接,而导流管位于其中一个出水口的上方,且导流管的底端与底盖滑动接触,所以转动顶盖时,顶盖带动导流管以顶盖的中心处为圆心转动,当导流管的底端滑动到与瓶体连通的出水口处时停止转动,奶嘴即可通过导流管、吸管与瓶体内部连通,当婴儿吮吸时即可喝到瓶体中的奶粉。当婴儿喝完奶粉需要喝温水对口腔进行清洁时,转动顶盖,顶盖转动带动导流管移动到与内瓶连通的出水口处,即可将奶嘴与内瓶连通,当婴儿吮吸时即可喝到内瓶中的温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本方案能够在婴儿喝完奶粉后通过转动顶盖,将导流管与内瓶中的吸管连通,使得婴儿喝完奶粉后可以直接饮用内瓶中的温水,进而通过温水对婴儿的口腔进行清洁,达到防止婴儿患奶瓶龋的有益效果。2、由于内瓶设置在瓶体内,在瓶体中的装入奶粉后,奶粉将内瓶淹没,奶粉的温度可以对内瓶进行的保温,使得内瓶中的水温度下降速度变慢,短时间内不会变凉。
进一步,所述瓶体上设有卡扣,所述底盖的周向上设有与卡扣扣合的卡环。其目的是,通过卡扣与卡环扣合的方式将瓶盖和瓶体扣合,方便瓶盖的安装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61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康复患儿手指固定板
- 下一篇:一种扫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