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6087.6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邵苍;李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瑞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第一撑开块、第二撑开块、活动连接结构和两个异步撑开机构。在椎体的撑开方向上,第二撑开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撑开块的两端对应,且第二撑开块和第一撑开块的对应端部之间形成撑开间隙。活动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撑开块和第二撑开块之间,用于使第一撑开块和第二撑开块之间形成在撑开方向上相对移动且对应端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两个异步撑开机构分别设于两个撑开间隙中,两个异步撑开机构用于将两个撑开间隙撑开至不同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椎间融合器在将患者两椎体撑开的同时调整两椎体的相对角度,使患者的脊柱长度和生理曲度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在脊柱外科领域,针对退行性滑脱、外伤性滑脱、节段不稳定、椎间盘源性腰痛以及急性椎间盘突出伴脊髓或神经损害、陈旧性脊椎损伤伴脊髓压迫症等病症,使用椎间融合器进行脊椎节段融合是目前广泛被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椎间融合器具有支撑、抗压、均分载荷等功能,能较好地恢复椎间间隙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同时通过植入自体或异体骨颗粒可获得可靠的骨性融合,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大量临床研究证实。
目前常规椎间融合器多使用医用金属或高分子生物材料制成,并为适应患者不同椎间生理参数而设计成不同形状、不同厚度、不同楔形角度,可满足大部分手术需要。但是,由于患者个体不同,每个患者脊柱的生理曲度以及椎体切除部分的形状也不相同,而现有的椎间融合器的厚度和楔形角度均在生产时已经固定,难以针对每个患者进行调节,导致椎间融合器植入部分患者体内后,患者脊柱的长度和曲度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椎间融合器的厚度和楔形角度均为固定,难以针对每个患者进行调节,导致椎间融合器植入患者体内后,患者脊柱的长度和曲度难以恢复到原始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
第一撑开块;
第二撑开块,在椎体的撑开方向上,所述第二撑开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撑开块的两端对应,且所述第二撑开块和所述第一撑开块的对应端部之间形成撑开间隙;
活动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撑开块和所述第二撑开块之间,用于使所述第一撑开块和所述第二撑开块之间形成在所述撑开方向上相对移动且对应端部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以及
两个异步撑开机构,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撑开间隙中,两个所述异步撑开机构用于将两个所述撑开间隙撑开至不同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连接结构包括:
导向板,与所述第二撑开块连接,沿所述撑开方向设有导向槽;以及
滑移转轴,与所述第一撑开块连接,沿自身周向转动且沿所述导向槽滑动的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设有封挡所述导向槽朝向所述第一撑开块的一端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转轴与所述第一撑开块用于与所述椎体抵接的抵接面平行并与所述第一撑开块的中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撑开块面向所述第二撑开块的侧面设有连接板,所述滑移转轴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异步撑开机构包括:
两个楔块,位于同一所述撑开间隙中且尖端相向的设置,每个所述楔块的两个楔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撑开块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撑开块的端部滑动抵接;以及
拉杆,两端分别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与两个所述楔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端部设有内六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瑞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瑞鹤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6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行李箱总成和车辆
- 下一篇:足球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