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内饰板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3665.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7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黄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刘铁生;孟阿妮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板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内饰板结构及车辆,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主要解决传统立柱上护板与侧围下护板之间连接结构配合限位不足导致间隙面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辆内饰板结构,包括第一饰板和第二饰板,所述第一饰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局部内凹形成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上设有卡扣;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饰板相搭接,所述第二饰板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内饰板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内饰护板是设置在车辆内部与白车身骨架相连用于美观整车内部造型及保护乘员的装饰物,一般包括立柱上护板和侧围下护板,两者之间的良好间隙面差配合可以提升整车的档次,给用户高品质的感受,基于现代汽车设计愈发重视人的主观感受,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感知质量品质。
但是,参考附图1和附图2,现有的立柱上护板1’上设置卡子3’,侧围下护板2’上设有卡口4’,二者仅是通过卡子3’搭接或者说是钩挂在卡口4’上实现两板的卡接,配合限位不足,导致安装侧围下护板2’时,侧围下护板2’变形,与立柱上护板1’间隙面差较大,需要再手动调整侧围下护板2’与其他连接边沿的间隙,长期使用可能会因侧围下护板2’受力后再次出现间隙面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内饰板结构及车辆,主要目的是解决传统立柱上护板与侧围下护板之间连接结构配合限位不足导致间隙面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内饰板结构,其包括:
第一饰板,所述第一饰板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局部内凹形成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上设有卡扣;
第二饰板,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饰板相搭接,所述第二饰板具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部,且所述凸起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适配的卡孔。
可选地,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连接部上具有贯穿所述凹槽的开口,所述卡扣形成在所述开口的边沿上;
所述凸起部具有用于穿出所述开口的限位凸块。
可选地,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凸起部的突出方向、所述限位凸块的穿出方向以及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止抵的方向两两正交。
可选地,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饰板和所述第二饰板中的一个为侧围饰板,另一个为立柱饰板;
所述立柱饰板与所述侧围饰板相搭接的部分的横截面大体为U形,所述凹槽、所述凸起部均形成在各自所在饰板的大体呈U形的两侧翼上。
可选地,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凹槽自所述连接部的侧翼与主体部分相交处起向所述侧翼背离所述主体部分方向延伸;
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凹槽的延伸方向滑动拆装于所述凹槽。
可选地,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位于所述侧翼背离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凹槽底壁的边沿上,且所述卡扣具有突出于所述凹槽底壁的扣部。
可选的,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扣部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卡孔边沿相抵触的第一限位台阶。
可选的,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凹槽的槽宽自起始处向其终止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和/或
所述凹槽的槽宽自起始处向其终止处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可选的,前述的车辆内饰板结构,其中所述凸起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垂直其所在饰板的表面设有与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相适配的板状筋片,且所述筋片与所述凹槽的上下侧壁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3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尺寸触控模组
- 下一篇:一种粉末冶金盛装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