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杯型容器托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63048.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1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艺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艺霏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侯立曼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型容器托,包括底座,底座设为空腔结构,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透水孔,底座上部设有第一固定腔,第一固定腔的上方设有第二固定腔,第一固定腔和第二固定腔通过托臂连接,第一固定腔和第二固定腔之间沿轴向设有第一感温变色条和第二感温变色条,第一感温变色条和第二感温变色条分别位于托臂的两侧,第一固定腔为闭合环形,第二固定腔为带开口的环形,第二固定腔的开口处的截面上设有弯折型的挂钩。该杯型容器托能有效防烫,具有感温变色显示功能,有水洒出时能避免泡软杯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型容器托。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杯型容器托不利于隔热,比如用一次性纸杯喝热水时,奶茶杯盛热奶茶时,或者是咖啡杯装热咖啡时,容易烫到手,而且由于不知道温度,多次试喝的时候容易烫伤嘴,等待时间过长,水温又过低影响口感;另外,泡茶包时,由于茶包吸水后较重,再加上操作不当,茶包易滑落至杯中,或者茶包一直在水里泡着,容易造成浓度过高, 喜欢喝清茶的将茶包拿出后没地方放置,无法进行二次冲泡。现有的杯托使用时,若有水洒至托底内部时,水无法排出,从而会将杯底泡软,造成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型容器托,该杯型容器托能有效防烫,具有感温变色显示功能,有水洒出时能避免泡软杯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杯型容器托,包括底座,底座设为空腔结构,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透水孔,底座上部设有第一固定腔,第一固定腔的上方设有第二固定腔,第一固定腔和第二固定腔通过托臂连接,第一固定腔和第二固定腔之间沿轴向设有第一感温变色条和第二感温变色条,第一感温变色条和第二感温变色条分别位于托臂的两侧,第一固定腔为闭合环形,第二固定腔为带开口的环形,第二固定腔的开口处的截面上设有弯折型的挂钩。
所述底座的厚度为0.4-0.8cm。
所述第一感温变色条和第二感温变色条均为感温变色硅胶。
所述托臂的外侧设有把手和把手容纳腔,把手通过铰接方式固定在托臂的外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杯型容器托,使用时手握第一固定腔或第二固定腔,达到防烫的目的;底座具有将洒出的水进行收集的功能,从而避免将纸杯的杯底泡软,在合理的使用过程中,增加使用寿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该杯型容器托上设有感温变色条,通过简单的视觉观察到合适的水温,方便安全快捷,设有两条感温变色条,同时适用于右手习惯和左手习惯的人方便查看,无需转动杯体;第二固定腔的开口处设有的挂钩用于固定茶包的挂绳,喜欢喝淡茶的可以将茶包通过挂钩挂至杯体的上部,从而离开水面,需要泡茶时,松开挂绳,将茶包落入水中进行冲泡。本实用新型成本低, 使用方便,功能强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艺霏,未经王艺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630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筛选的人工智能用茶叶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体控制用流量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