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压测试装置及耐压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7557.2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63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清;解伟;姚小现;冯硕;黄亚赟;王帅杰;王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 测试 装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及耐压测试系统,涉及空调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的方式连接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相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该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快接工装和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的上电工装,其中,用以放置待测电器的工艺板上设置有快接工装且快接工装能与待测电器接线连接,当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上电工装能移动直至与快接工装相连接以使待测电器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提高空调内机进行耐压检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及耐压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空调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耐压测试,耐压测试主要是针对空调接地可靠性、内部电子元器件绝缘性能、电气强度、泄漏电流等四项性能的测试,以上四项的可靠性不但直接关系到空调使用的可靠性更关乎售后安装、调试及用户使用的电气安全问题。现有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连接起来,即:由人工接插电源线—接插电加热线—插接地线—开启耐压测试仪—检测完毕后拔电源线—拔电加热线—拔接地线——测试完成。
本申请人发现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连接起来,存在以下不弊端:
1、在劳保防护失效、人员犯困、测试位置偏差、内部线路漏电时均存在人员安全隐患;
2、测试需要人力,增加成本;
3、人工接线出现漏接电加热线现象,也存在漏测试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及耐压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人工的方式连接耐压测试仪与空调内机相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快接工装和与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的上电工装,其中,用以放置待测电器的工艺板上设置有所述快接工装且所述快接工装能与所述待测电器接线连接,当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所述上电工装能移动直至与所述快接工装相连接以使所述待测电器与所述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待测电器为空调内机。
优选地,当所述上电工装与所述快接工装相连接时,所述待测电器的电源线以及电加热线与所述耐压测试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快接工装包括电源插口、电加热对接线以及接电结构,所述电源插口与所述待测电器电源线相连接的,所述电加热对接线与所述待测电器的电加热线相连接,所述接电结构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快接工装还包括感温包对接端子,所述感温包对接端子与所述待测电器的感温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上电工装向靠近以及远离所述快接工装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支撑在所述工艺板上方的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伸缩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上电工装相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电工装之间设置有受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耐压测试装置还包括接地工装,所述接地工装与所述耐压测试仪接线连接,当所述工艺板移动至测试位置时,所述接地工装能移动至与所述待测电器相接触的位置以实现所述待测电器的接地线与耐压测试仪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地工装上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接地柱,两根所述接地柱靠近所述待测电器的一端在同一水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7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