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亮化通信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7098.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8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E01F1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4408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通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亮化通信杆,包括杆体、圆管、牛腿、罩体外面板,多个牛腿分别按轴向和周向固定在杆体的外侧壁,多个牛腿分别通过槽钢固定有连接板,同一水平面上的连接板外端与罩体外面板固定,罩体外面板的内侧还设有罩体内板,罩体内板与罩体外面板相互垂直固定,最下层的罩体外面板的底部还垂直固定有罩体封板,多个圆管均匀贯穿罩体内板后固定在罩体封板上,形成美化防护罩体,相邻圆管之间留有间隙,每个圆管上缠绕有LED灯带。本实用新型的圆管形成的防护罩体,插接连接,安装方便,施工机械化,工期较短,可搬迁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亮化通信杆。
背景技术
在电信行业,通讯技术的研发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增加了对设备的要求,目前用于信号中转换的基站铁塔数量非常大,并快速增长,一些拉远站及小型基站采用管状结构的塔体,通讯塔分为地面通信铁塔、楼顶通信铁塔,无论用户选择地面、丘陵、高山或楼顶建塔,均起到架高通信天线作用;对于很多通讯塔建设位置,以人口密集的地方为主,但是现有的铁塔很难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功能单一,美化效果差,且通讯塔上的设备一般暴露在外,长期风吹雨淋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亮化通信杆,该通信杆结构更加牢固,对设备防护功能更好且具有亮灯装饰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智能亮化通信杆,包括杆体、圆管、牛腿、罩体外面板,多个牛腿分别按轴向和周向固定在杆体的外侧壁,多个牛腿分别通过槽钢固定有连接板,同一水平面上的连接板外端与罩体外面板固定,所述罩体外面板的内侧还设有罩体内板,所述罩体内板与罩体外面板相互垂直固定,所述最下层的罩体外面板的底部还垂直固定有罩体封板,多个圆管均匀贯穿罩体内板后固定在罩体封板上,形成美化防护罩体,相邻圆管之间留有间隙,每个圆管上缠绕有LED灯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杆体的同意水平面上的牛腿为六个,等距均匀间隔焊接在杆体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杆体上部焊接的牛腿的长度与杆体下部焊接的牛腿的长度相同,所述杆体中部的牛腿长度小于杆体上部的牛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体外面设置一圈圆管形成美化防护罩体,既可以对安装在杆体上的设备起到防护作用,又因为圆管上缠绕有LED等待,使得通信杆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和美观,另外圆管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整个通信杆的连接强度,且圆管形成的防护罩体,插接连接,安装方便,施工机械化,工期较短,可搬迁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杆其中一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杆上部杆体与罩体外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杆下部杆体与罩体外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未经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7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