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结构的芒硝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7014.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可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陶荣州 |
地址: | 317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结构 芒硝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芒硝袋,属于装修建材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芒硝袋易由于中心移位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芒硝袋,包括矩形的袋体,袋体的内腔分隔成一个中心袋和若干个子袋,中心袋位于袋体的中心位置,且中心袋上设置有拉链一,各子袋阵列排列呈两行,每行子袋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每行子袋上均共同设置有一条拉链二。它通过在袋体的中心设置中心袋,能够避免芒硝移位,从而保证患者的中元穴能充分与芒硝接触,提升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芒硝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芒硝袋。
背景技术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效,常用于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等病症的治疗,现有的芒硝袋使用存在着以下不足:1、重力作用,内部芒硝会向两侧低处聚集,导致外敷不均;2、当其主要作用穴位为位于腹部的中元穴,在患者半卧位或平卧位时处于最高点,而芒硝因重力作用在此处停留下时间短,临床效果欠佳;3、芒硝受潮后会将相接触的棉被、衣物等变硬,导致患者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结构的芒硝袋,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芒硝袋内的芒硝不易因为重力移位且保证治疗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芒硝袋,包括矩形的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的内腔分隔成一个中心袋和若干个子袋,所述中心袋位于袋体的中心位置,且中心袋上设置有拉链一,各所述子袋阵列排列呈两行,每行子袋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且每行子袋上均共同设置有一条拉链二。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所述中心袋和子袋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子袋之间通过密缝针线相隔离。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所述中心袋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菱形。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所述袋体的底面由单层棉布制成,袋体的顶面由防水布制成。芒硝袋在使用时,单层棉布制成底面为与皮肤接触面,提高使用舒适性;防水布能够防止芒硝向外渗漏掉落,避免污染衣物、被子等。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所述拉链一和拉链二均设置在袋体的顶面上。在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使用时,具有拉链的开口朝上设置,且拉链位于芒硝的上方,避免芒硝袋在使用时,芒硝由拉链的缝隙掉出。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每行所述子袋的个数为2~8个。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每行所述子袋的个数为4~6个。
在上述改良结构的芒硝袋中,所述袋体的其中一侧短边上连接有绑带一,袋体的另一侧短边上连接有绑带二,所述绑带一和绑带二之间通过子母扣或搭扣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袋体的中心设置中心袋,能够避免芒硝移位,从而保证患者的中元穴能充分与芒硝接触,提升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C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袋体;2、中心袋;3、子袋;4、拉链一;5、拉链二;6、绑带一;7、绑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未经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7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护理应急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野鸡养殖用鸡蛋孵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