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调节的燃煤气化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6627.2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安金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金城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2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调节 燃煤 气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燃煤气化圈,具体涉及采暖炉配件领域,包括气化圈本体,所述气化圈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内腔,所述气化圈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内部与内腔连通,所述凸起的内圆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凸起的外圆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工作人员转动提手,使滑轮在凸台外圆侧壁上开设的滑槽中做圆周运动,带动支撑杆上连接的调节板转动,使得调节孔与通气孔之间的交集面积变化,改变了从通气孔中进入的空气,以此来调整燃烧室中的进风量,实现气化圈控制燃烧室中煤的燃烧情况的能力,避免了燃煤采暖炉浪费大量的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燃煤气化圈。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燃煤炊暖炉结构缺陷,在炉膛内一次燃烧时燃烧不充分,部分没有燃烧的煤末和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等随热气体排出,不但降低了煤炭热转化率,对能源造成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空气污染。为了燃烧充分,在炉口处设置气化圈,目前使用的气化圈为环帽状,扣在炉盖上方,与炉盖形成气腔,位于炉口一侧带有进气孔,但是在气腔内很难形成负压,造成进气效果差,仍然存在燃烧不充分的缺陷。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3177235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采暖炉气化圈,包括带有至少一个进气管的环状圈体,所述环状圈体包括壳体和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腔体,在所述壳体靠近环状圈体内侧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使用时,将该采暖炉气化圈放置在炉口位置,炉膛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以及煤末等在向上流动过程中,在炉口处形成负压,炉体外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经进气管进入腔体,再经进气孔进入炉口处,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以及煤末等可燃固体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燃烧,不但提高了煤炭燃烧率,节约了能源,而且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采暖炉气化圈后一体铸造而成,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并未考虑到若进气孔一直保持通风状态,从进气孔中进入的空气会不断提供氧气,促使燃煤充分燃烧,而无法调节控制风速,会使燃煤采暖炉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燃煤气化圈,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工作人员转动提手,使滑轮在凸台外圆侧壁上开设的滑槽中做圆周运动,带动支撑杆上连接的调节板转动,使得调节孔与通气孔之间的交集面积变化,改变了从通气孔中进入的空气,以此来调整燃烧室中的进风量,实现气化圈控制燃烧室中煤的燃烧情况的能力,避免了燃煤采暖炉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燃煤气化圈,包括气化圈本体,所述气化圈本体为圆环状中空材质构件,所述气化圈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内腔,所述气化圈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内部与内腔连通,所述凸起的内圆侧壁上贯穿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凸起的外圆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气化圈本体的一侧一体成形有进气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外圆侧紧贴在凸起的内圆侧壁上,所述调节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通气孔对应位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板的外圆侧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螺纹安装在支撑杆的杆壁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螺纹安装有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杆垂直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
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进气筒,所述进气筒设置在气化圈本体的一侧并与内腔相互连通,所述进气筒的内部中间两侧壁上嵌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进气筒的远离气化圈本体的一侧顶部通过铰链安装有盖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提手的两端杆璧上,所述支撑杆与提手垂直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金城,未经安金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6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多媒体3D立体协同视觉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燃煤气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