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打印护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54307.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2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致远;王远;王晶;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F5/058;B29C64/153;B33Y1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举 |
地址: | 7103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打印 护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康复护具及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护具,能够解决现有护具不方便根据患处变化进行调节的问题。由基于增材制造的两部分主体拼合而成,两者之间通过固定环和锁定柱配合,用来连接固定及限位,能根据病人患处进行形状设计,贴合度好、重量轻、强度高且保护性好。尤其是固定环与锁定柱形成的固定装置,仅需将固定环套入后进行旋转即可顶紧两部分锁定柱完成固定,安装拆卸简便且使用方便,另外还可以根据患处不同时期的肿胀程度配合不同的固定环进行松紧调节,有效防止骨位移等问题。整个护具拼合定位准确,不易发生错位现象,对患处的紧固更加可靠,具有适用于各种患处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康复护具,具体涉及一种三维打印护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护具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是高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穿针外固定器等方法。因为传统石膏绷带固定法操作复杂、笨重且透气性差,病人容易出现皮肤瘙痒闷湿等症状。肢体消肿后,又会因石膏过松而导致骨折再移位,长期固定也可能引起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等,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传统石膏固定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不同患者自身的身体结构存在差异性,也较难对应处理。为解决这些现有护具的缺点,急需研发新型固定护具,要求质量轻、贴合度好、刚度大且透气性好,使用简单且不增加医疗人员的负担。
增材制造是制造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成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应用在护具制造方面,无需模具和原胚,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医治更加精准,因此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护具不方便根据患处变化进行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三维打印护具,固定牢靠且适用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打印护具,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若干固定环、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拼接后形成的容腔与患处吻合,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拼接处边沿分别设有成对的多个半圆柱状的锁定件,其中第一主体的锁定件记为第一锁定柱,第二主体的锁定件记为第二锁定柱,所述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形状适配,满足: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拼接时,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柱体;固定环的内表面径向尺寸与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整体外表面的径向尺寸相适配,使得在拼接状态时固定环对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整体形成径向限位;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沿圆周表面分别设有相同圆弧状的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固定环内表面设有两段第三凸台,两段第三凸台的尺寸以及位置与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适配,满足:固定环套接于拼接状态时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两段第三凸台能够沿轴向通过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在圆周上的间隙,并在旋转固定环后使两段第三凸台分别被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下表面限位。
进一步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锁定柱和第二锁定柱的上表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柱与第二锁定柱各设有6个,且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拼接处的两条边沿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柱与第一主体间还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二锁定柱与第二主体间还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拼接时,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相应接触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患处为手臂,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前端开设有用于露出拇指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54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