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乳头内陷负压吸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6779.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55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真真;张茜;程相红;尹亚丽;王翠娜;赵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真真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头 内陷 吸引 装置 | ||
乳头内陷负压吸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内陷乳头不便于清洗及新生儿吸奶困难的问题;包括弧形且开口朝左的硅胶垫,硅胶垫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硅胶垫内设有位于通孔外侧且环形的气囊,硅胶垫右方设有可与其右侧面贴合的针筒罩,针筒罩右侧设有针筒,针筒罩上开设有左右贯通且与通孔同轴的让位孔,针筒内螺纹连接有推杆,针筒上设有可与气囊连通的气管;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乳头内陷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女性乳房的乳头如不凸出于乳晕平面,甚或凹入,陷没与乳房表面以下,致局部呈火山口状时,称为乳头内陷。乳头内陷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双侧多见,单侧多为继发性,研究表明,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
目前,产妇在分娩后,由于乳头内陷,由于内陷乳头内易存积污垢和油脂,不便于清洗,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引起感染和异味,且存在新生儿吸奶困难的问题,从而影响母乳喂养,严重的则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也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乳头内陷负压吸引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内陷乳头不便于清洗及新生儿吸奶困难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且开口朝左的硅胶垫,硅胶垫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硅胶垫内设有位于通孔外侧且环形的气囊,硅胶垫右方设有可与其右侧面贴合的针筒罩,针筒罩右侧设有针筒,针筒罩上开设有左右贯通且与通孔同轴的让位孔,针筒内螺纹连接有推杆,针筒上设有可与气囊连通的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针筒及推杆,可对内陷乳头进行抽吸及牵拉,设置气囊便于对牵拉出的乳头进行约束,防止乳头再次内陷,影响清洗或母乳喂养,使新生儿能够有效得到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的体质,保证产妇舒适度的同时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弧形且开口朝左的硅胶垫1,硅胶垫1上开设有左右贯通的通孔2,硅胶垫1内设有位于通孔2外侧且环形的气囊3,硅胶垫1右方设有可与其右侧面贴合的针筒5罩4,针筒5罩4右侧设有针筒5,针筒5罩4上开设有左右贯通且与通孔2同轴的让位孔6,针筒5内螺纹连接有推杆7,针筒5上设有可与气囊3连通的气管8。
为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硅胶垫1左侧面为可与人体乳房外表面贴合的弧形面,弧形面上设有凝胶层。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气囊3的内侧面位于通孔2的圆周外侧,硅胶垫1内开设有充气通道9,充气通道9一端与外界连通且另一端与气囊3连通。
为了使气管8与针筒5内腔连通,所述的针筒5上开设有出气孔10,出气孔10一端与气管8连通且另一端与针筒5内腔连通,出气孔10内设有开口朝外的出气单向阀11。
为了使气管8与气囊3连通,所述的硅胶垫1上设有位于充气通道9外端的连接管12,气管8的一端可插入连接管12内,充气通道9内设有开口朝向硅胶垫1中心的进气单向阀13。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针筒5腔内设有开口朝向推杆7的抽气单向阀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真真,未经王真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