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6074.2 | 申请日: | 201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8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屹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屏蔽门 延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下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屏蔽门信号收发器,所述屏蔽门信号收发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下拉车,所述第一向下拉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销,所述铁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上下液压杆控制器、第二上下液压杆控制器运行,第一上液压杆、第一下液压杆、第二上液压杆、第二下液压杆伸长,使桥杆和地铁车厢地板处于同一水平面,第一向下拉车向下运动,是桥杆处于绷紧状态,屏蔽门即将关闭时,屏蔽门信号收发器收到指令,第一上液压杆、第一下液压杆、第二上液压杆、第二下液压杆缩回,第一拉力车下拉,等待下一指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踏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与站台之间保留间隙,以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当车辆靠站停止后,上下客时,有时候人员流动大,人流密度大,很容易一不小心会踩到车辆与站台间隙之中,人员安全为题有隐患。
一旦人员落入间隙,会产生安全问题,也会使整个运行线路发生短时间停运状态,为避免因人或物落入站台间隙而产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轨道交通车辆停车后,与站台形成的间隙安全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延伸板装置,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的下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屏蔽门信号收发器,所述屏蔽门信号收发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向下拉车,所述第一向下拉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销,所述铁销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通过中杆转动连接有桥杆,所述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地平块,所述第一轨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杆固定块,所述液压杆固定块的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上液压杆,所述第一轨道的中部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上下液压杆控制器,所述第一上下液压杆控制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下液压杆轨道车,所述第一下液压杆轨道车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下液压杆,所述第一下液压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上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轴传动连接有第一下液压杆中部,所述第二轨道的下端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上下液压杆控制器,所述第二上下液压杆控制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轨道车,所述第二液压杆轨道车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下液压杆,所述第二下液压杆的中部通过活动轴传动连接有第二上液压杆。
其中,所述第一上液压杆与第一下液压杆为配合关系,所述第二下液压杆与第二上液压杆为配合关系。
其中,第一轨道与第一向下拉车、第一下液压杆轨道车为配合关系,第二轨道与第二液压杆轨道车为配合关系,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为工字型结构。
其中,所述桥杆与中杆、活动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桥杆、中杆、活动块材质均为铁,所述桥杆的长度为200CM。
其中,所述第一顶杆与桥杆为平行关系,所述第一顶杆为圆柱结构,所述第一顶杆长为3-5CM。
其中,所述活动轴与第一上液压杆、第一下液压杆、第二上液压杆、第二下液压杆均为可拆卸结构,所述活动轴为圆柱结构,所述活动轴的材质为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轨道、第二轨道,使第一向下拉车、第一下液压杆轨道车、第二液压轨道车在轨道内上下运动,第一上下液压杆控制器、第二上下液压杆控制器运行,第一上液压杆、第一下液压杆、第二上液压杆、第二下液压杆液压臂伸长工作,将桥杆送至与车厢地板同一水平面上,达到一个过渡桥的状态,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屹,未经郭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6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提锯精裁靠山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用横梁定位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