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5815.5 | 申请日: | 201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3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平;王睿;赵伟;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0 | 代理人: | 付奇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市政 管网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其具备雨污分流的排水功能,同时具备短时间加强雨水排水能力的功能,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包括主雨水管道,主污水管道,支流雨水管道,支流污水管道,支流雨水管道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雨水管道上,其上设置有若干个雨水井,支流污水管道也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污水管道上,其上设置有若干道单元管道,支流雨水管道与支流污水管道之间连通有分流管道,每道分流管道上设置有分流阀门,强降雨时可以将分流阀门统一打开,支流雨水管网超负荷运行后其一部分支流可以经分流管道流入支流污水管网内,极大缓解城市内涝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涉及市政排水管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以前由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对排水管道根据水的来源进行分设,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水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再加上水资源越来越珍贵,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各种水资源,开始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该类排水方式可以做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雨水直接流入江河湖泊,污水管道流经污水厂进行处理,充分保护环境。
然而该类排水方式对管道建设负担较大,尤其是在南方城市地区,由于梅雨季节影响,经常会出现短时间强降雨,造成城市内涝,城市内涝原因是雨水无法及时排出,雨水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行,在不增加建设强度的条件下,该类排水系统依然存在改进之处,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污水市政管网排水系统,其具备雨污分流的排水功能,同时具备短时间加强雨水排水能力的功能,来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具体包括主雨水管道,主污水管道,支流雨水管道,支流污水管道,主雨水管道存在出水末端,出水末端用于将该片区域汇集的雨水整体从此处排出,排出到城市外或者郊区,所述主污水管道存在出污末端,出污末端用于将该片区域汇集的污水整体从此处排出,排出到城市外或者郊区污水处理点,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出水末端与出污末端并不是指管道的最终点端头处,而是指相对该片区域的雨水或者污水在此处汇集排出,所述支流雨水管道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雨水管道上,支流雨水管道分布在城市各个街道,根据需要,其上设置有若干个雨水井,用于对雨水的收集,最终经过支流雨水管道汇集流入到主雨水管道内,所述支流污水管道也存在多道,其末端均连通在主污水管道上,支流污水管道排布在支流雨水管道的相邻位置,即也需要排布在城市各个街道,有利于施工时的并列施工,且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所述支流污水管道上设置有若干道单元管道,对每个单元用户的生活生产污水进行收集,汇集流入到主污水管道内。
另外,所述支流雨水管道与支流污水管道之间连通有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存在多道,其排布在支流雨水管道与支流污水管道之间将两者连通,所述每道分流管道上设置有分流阀门,用于控制各道分流管道的连通与否。
本实用新型中分流管道的作用在于将支流雨水管道内的雨水分流到支流污水管道内,减少城市内涝,相比传统的雨污排水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做到平常绝大部分情况处于雨污分流状态,此时分流阀门关闭,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独立工作,方便对雨污水分开进行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而在南方沿海城市,梅雨季节经常会出现突发的强降雨,导致雨水管道难堪重负,继而引发城市内涝,此时可以将分流阀门统一打开,利于污水管网分担排水,支流雨水管网超负荷运行后其一部分支流可以经分流管道流入支流污水管网内,再从主污水管道排出,因此可以瞬时增加将近一倍的雨水排水能力,极大缓解城市内涝情况,强降雨结束后,可以再次将分流阀门关闭,继而雨污水系统独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5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