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电法热脱附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4288.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88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双婷;郑伟;梅浩;周睿;季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盛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9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污染 场地 原位 电法热脱附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电法热脱附修复装置,它可以解决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机污染问题等。本实用新型将热传导加热法和蒸汽加热法结合起来,采用多个利用泡沫混凝土包裹的电极井,呈现圆形均匀分布,完善了电极井的分布,同时布置蒸汽注入井和抽提井,修复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使得污染土壤受热均匀,提高修复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热脱附效果,减少能量浪费,布局灵活,提高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电法热脱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施加到土壤或排入河水,逐渐场地内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日益严重,土壤净化污染物的能力也被削弱,已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受到国家日益广泛的关注。
场地中有机污染物非常复杂,由于其具有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特点,大气、植物、水、沉积物和土壤都存在有机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有机磷农药(OPPs)、多环芳烃(PAH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强大的毒性,可以沿着食物链积累并导致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有机氯农药(OCPs),如六氯环己烷(HCHs)、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s),即使早已被禁止使用,但因为它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在各种环境中仍然广泛存在。多环芳烃(PAHs)是由一组在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它们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具有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潜力而备受关注。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原位电热脱附技术可以修复大部分难以挥发的有机物质,通过不断地研究改善修复技术,以期能不断提高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电法热脱附修复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电法热脱附修复装置,包括供电装置、多个电极井、蒸汽注入井、蒸汽提取井、尾气和水处理系统;
所述的供电装置配有380V的三相电源及控温器、配电开关和控制器;
所述的电极井为导热棒,将若干个电极井插入污染土壤中不同深度,电极井按三层圆形排列,呈现蛋糕状分布,在每个导热棒的外面包裹一层泡沫混凝土,电极通过电线与地面供电设施相连;
将若干个蒸汽注入井插入浅层含水层中,当打开电源,开始向地下水中源源不断地注入高温蒸汽,当蒸汽向地面回流时,加热了污染土壤,带出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作为优化:所述的电极井分为3层,第一层有8个电极井,第二层有6个电极井,第三层有4个电极井,每层加热井之间用电缆连接。
作为优化: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深度和地质条件,可以灵活调整每一层电极井放置的深度。
作为优化:所述的供电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电极电流和温度,使得目标区域均匀加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热传导加热法和蒸汽加热法结合起来,采用多个利用泡沫混凝土包裹的电极井,呈现圆形均匀分布,完善了电极井的分布,同时布置蒸汽注入井和抽提井,修复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使得污染土壤受热均匀,提高修复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对有机污染物的热脱附效果,减少能量浪费,布局灵活,提高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井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极井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盛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通国盛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4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压缩机余隙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模块设计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