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调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648.0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生;李梓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建业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27;C02F11/121;C02F11/13;C02F11/14;C02F9/04;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含油 污泥 资源 利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调堵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设有化学添加剂加入口,所述处理罐内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有温控器,所述处理罐的出口端连通有重力沉降池,所述重力沉降池的上部通过管道与离心过滤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回收其中的残留原油及其他可利用的有机物质,减少对设施、设备的腐蚀,避免盐类等物质在管线及井筒中大量结垢,减少和避免对注入设备、管线、井筒造成伤害,实现了含油污泥规模化、工业化处理,大大减少污泥的存储量,减轻了油田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调堵装置,属于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产出液含有大量的泥砂,其在油罐、沉降罐、储水罐等罐体底部沉淀,形成难以处理的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部分原油放喷或被油管携带至地面,渗入土壤形成的油泥也属于含油污泥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含油污泥呈现出产生速度快、产量大的特点,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物。同时,由于受处理技术缺乏、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含油污泥处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已成为制约油气田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加,井间水窜、汽窜现象日益明显,严重影响注入介质的驱油作用和油井生产效果,增加了驱油介质的注入量,导致油藏动用不均的矛盾加剧。
油田含油污泥具有含油量高、黏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但同时也富含烃类物质,是宝贵的二次资源。面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和能源短缺的现状,含油污泥的处理对油田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另外,传统的含油污泥调剖技术在措施过程中直接将含油污泥通过添加药成胶、成型后注入地层,严重浪费了其中的原油等具有二次利用价值的有机物质。含油污泥中含有15%—50%的污水,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碱金属离子、酸性或碱性物质等,加之施工周期较长,在注入过程中容易对工程设备、管线、井筒等造成腐蚀,或者在管线、井筒中结垢,严重影响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目前各采油厂的污泥池中都会有一定量的大粒径砂石、含油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等,在施工过程中极易造成泵卡、管线堵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调堵装置,回收其中的残留原油及其他可利用的有机物质,减少对设施、设备的腐蚀,避免盐类等物质在管线及井筒中大量结垢,减少和避免对注入设备、管线、井筒造成伤害,实现了含油污泥规模化、工业化处理,大大减少污泥的存储量,减轻了油田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调堵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设有化学添加剂加入口,所述处理罐内设有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设有温控器,用于控制加热温度,所述处理罐的出口端连通有重力沉降池,所述重力沉降池的上部通过管道与离心过滤机相连通,并设有输送泵和阀门,含油污泥在重力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分离成油、水、泥砂三相。
所述离心过滤机的出口端还与自然沉降池相连通,所述自然沉降池设有简易水处理装置,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盐类、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等。
所述自然沉降池与混凝沉淀剂罐、化学转化剂罐和中和剂罐相连通,并设有阀门。
所述简易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装置如过滤网。
含油污泥经重力、气浮处理后,加入破乳剂、絮凝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和pH值调节剂等化学添加剂,同时辅以加热的方式对其进行化学脱稳,经重力沉降后通过离心过滤机进行机械脱水,实现三相分离。
三相分离出的污水首先通过重力作用实现自然沉降,分离出污水中可自然分离的固体大颗粒;然后依据污水的成分和性质,通过混凝沉淀、化学转化法和中和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盐类、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建业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建业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气压缓冲功能的校车头枕
- 下一篇:粘胶纤维丝束除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