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用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3228.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帮兰;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7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术后 俯卧 枕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用枕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脸部凹陷部位开设有贯穿本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拆卸放置有脸部安置部,脸部安置部上开设有露出眼鼻嘴的透孔,所述凹槽与透孔连通设置并均与枕头顶部、底部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放置脸部的脸部安置部和枕头的本体之间是可以拆卸的,当脸部安置部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的时候,只需直接拆下重新更换即可,避免丢弃整个枕头造成的浪费,也方便了使用者后期对枕头的清洗;该枕头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来调节自身的高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较舒适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术后护理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用枕头。
背景技术
目前眼科手术中视网膜脱离手术术后需要眼内填充气体或者硅油一类密度较小的物体,当患者采用俯卧体时,这样眼底的位置就处于上方,气体和硅油就能漂浮,对视网膜产生顶压作用。为了更好的进行术后回复,术后患者必须采取俯卧方式静养,坐起时也需要头趴着,所以急需要俯卧位的枕头,现有技术中各式各样的俯卧位枕头越来越多,如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5814605U公开了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顺畅呼吸枕头,其虽然是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脸型结构制作,在舒适度上比较满意,但是由于枕头的中间凹陷部位是脸部放置并且长期使用部位,容易产生磨损,往往枕头中间凹陷部位破损了,周边还是比较新的现象,如果整个丢弃更换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由于枕头的中间凹陷部位是脸部放置并且长期使用部位,容易产生磨损,往往枕头中间凹陷部位破损了,周边还是比较新的现象,如果整个丢弃更换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浪费,增加成本。为此,提供了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用枕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眼科手术后俯卧位用枕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脸部凹陷部位开设有贯穿本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拆卸放置有脸部安置部,脸部安置部上开设有露出眼鼻嘴的透孔,所述凹槽与透孔连通设置并均与枕头顶部、底部外界连通。
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下方的本体内壁上形成有放置所述脸部安置部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宽度不超过所述透孔边缘。
优选方案,所述透孔为工字型结构,且开设于所述脸部安置部的中心位置。
优选方案,所述工字型结构透孔靠近颈部一侧的本体上开设有放置颈部的开口。
优选方案,所述开口的宽度要小于相邻侧脸部安置部的宽度。
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两侧还纵向设有固定患者头部的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
优选方案,所述固定部内设有第一充气管,每个固定部均设有向第一充气管充气的第一充气嘴。
优选方案,所述凹槽下方两侧的本体内均安置有第二充气管,第二充气管一端均设置有向内充气的第二充气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放置脸部的脸部安置部和枕头的本体之间是可以拆卸的,当脸部安置部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的时候,只需直接拆下重新更换即可,避免丢弃整个枕头造成的浪费,也方便了使用者后期对枕头的清洗;该枕头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来调节自身的高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比较舒适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3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管镜清洗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吸磁装置的传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