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护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40657.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4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宝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03;A61G1/04;A61G1/052;A61G7/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区(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一种医护床,可包括可升降支撑架、床板、输送带组件和电控箱,可升降支撑架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轮和脚轮并且其端部安装有操纵装置,该操纵装置用于控制医护床的移动方向,床板支撑在可升降支撑架并与可升降支撑架形成朝向一侧敞开的U形结构,可升降支撑架在非工作侧的一侧上安装有可升降机构,用于使床板朝工作侧向下倾斜,床板在工作侧的一侧的底部安装有皮带防压板,输送带组件安装在床板上并包括至少一个皮带输送单元,皮带输送单元的皮带穿过皮带防压板与床板之间的间隙包绕床板并能相对于床板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医护床。
背景技术
目前,急救患者一般是通过医用担架、经急救车送至医院急救中心救治,医护床往往在床身上设有与医用担架配合的滑道、在床脚上设有万向轮,便于快速承接急救患者并转入急救室抢救;或者进一步设置有床身升降机构,便于根据情况调节高度,实现顺利承接。
这种传统的医护床能够实现快速承接和转移急救患者的目的。但在患者需要从医护床转移到手术床进行进一步手术施救时或者需要从手术床转移到医护床再转移到病房的病床时,一般都是由多名医务人员配合来完成,这一方面有可能给患者,特别是颈椎和腰椎等要害部位受到损伤的患者带来进一步的伤害,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中国专利CN1903154B公开了一种医用病人转移车,其具有带升降机构并安装有万向脚轮的车体,车体上安装有可在驱动机构驱动下横向移动的移动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机构采用了上移动面板/上移动布和下移动面板/下移动布的双层组合结构,具体包括卷布轴框、卷布轴、端接头座体、离合齿轮、上移动面板/上移动布、下移动面板/下移动布等部件。但该申请中移动板是从车体上伸出到病床上,这一方面存在使用空间要求较大而导致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另一方面移动板与病床之间会有高度差,这会使患者在转移过程中感到不舒适;同时该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医护床,以实现患者在医护床与病床或手术床之间的方便转移。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护床,可包括可升降支撑架、床板、输送带组件和电控箱,所述可升降支撑架底部安装有第一驱动轮和若干脚轮并且其端部安装有操纵装置,所述操纵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医护床的移动方向,所述床板支撑在所述可升降支撑架并与所述可升降支撑架形成朝向一侧敞开的U形结构,将所述U形结构的开口一侧称为工作侧,另一侧称为非工作侧,所述可升降支撑架在所述非工作侧的一侧上安装有可升降机构,所述可升降机构由所述电控箱控制,用于使所述床板朝所述工作侧向下倾斜,所述床板在所述工作侧的一侧的底部安装有与其平行间隔开的皮带防压板,所述输送带组件安装在所述床板上并包括至少一个皮带输送单元,所述皮带输送单元的皮带穿过所述皮带防压板与所述床板之间的间隙包绕所述床板并能相对于所述床板横向移动,所述电控箱安装在所述可升降支撑架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轮、可升降支撑架和皮带输送单元的动作。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轮为电动滚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第二驱动轮。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轮为电动辊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支撑架包括底座、二可升降支柱和二横梁;所述底座由一纵向支架和二横向支架构成,所述横向支架一端安装在所述纵向支架上,另一端底部安装有所述脚轮;所述纵向支架两端底部安装有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脚轮;所述横梁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可升降支柱上以能够升降,另一端悬空;所述床板支撑在所述横梁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架一端套接在所述纵向支架上,使得所述横向支架可以沿所述纵向支架移动,从而调整两个横向支架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组件包括三个皮带输送单元,所述三个皮带输送单元均匀间隔开布置在所述床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宝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宝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40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塑前处理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地震计用的恒温防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