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顶板高处钻孔使用的延伸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520.5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8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灵;陈杰;王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顶板 高处 钻孔 使用 延伸 托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顶板高处钻孔使用的延伸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平行四边形传动架,所述平行四边形传动架是由纵向设置且上端与电钻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杆、横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横向设置的第三传动杆、纵向设置的延长杆铰接而成,延长杆下端间隔设有用于将延长杆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孔。通过将本实用新型与电钻结合,施工人员无需任何登高辅助设施,于地面即可完成高处垂直部位钻孔作业,无需进行频繁上下登高操作,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保证安全。本实用新型利用三角支架底座、及延长杆和传动杆组成的传动结构即可进行不同高度的钻孔作业,结构简单,成本低,泛用性强,实用并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顶板高处钻孔使用的延伸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装饰装修、水电管道安装等施工中,在板、梁底等部位会因安装桥架、支架等工序进行大量钻孔作业,传统操作方法为工人倚靠爬梯或搭设活动脚手架进行高处作业,此种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缺点:其一:如果孔与孔的间隔较大,则需反复移动登高设施,施工人员必须爬上爬下多次才能完成一组作业,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其二: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防护或工人系的安全带锁扣无处挂接,会增加高处坠落的安全风险;其三:由于爬梯或活动架子的高度限制,造成人员无法有效站立,加之反复的疲劳作业,成孔质量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操作方法施工人员需反复移动登高,导致工作效率低、成孔质量难以保障、施工风险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顶板高处钻孔使用的延伸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上的平行四边形传动架,所述平行四边形传动架是由纵向设置且上端与电钻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杆、横向设置的第二传动杆、横向设置的第三传动杆、纵向设置的延长杆铰接而成,延长杆下端间隔设有用于将延长杆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杆、第三传动杆为中空杆,第三传动杆上设有控制电钻的开关,开关连接电钻的电源线的一端,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三传动杆和第一传动杆。
优选地,所述第三传动杆位于第二传动杆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三脚架底座,包括三个支脚及设在支脚上的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供延长杆竖直穿过的孔,面板侧面设有与固定孔通过紧固件连接的对穿孔。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插销或螺栓或销钉。
优选地,所述支脚和面板通过铰链连接。
优选地,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杆、延长杆两两之间通过锚栓或螺栓或销钉或螺钉铰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传动杆一端设有操作托架用的把手。
优选地,所述把手为橡胶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与电钻结合的方式,可使施工人员无需任何登高辅助设施,于地面即可完成高处垂直部位钻孔作业,无需进行频繁上下登高操作,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保证安全。基于使用方便的原则,可利用此工具进行顶板高处钻孔连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传统高处作业因频繁登高而出现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利用三角支架底座、及延长杆和传动杆组成的传动结构即可进行不同高度的钻孔作业,结构简单,成本低,泛用性强,可重复使用,实用并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底座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面板与支脚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平行四边形传动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脑部手术用定位臂
- 下一篇:腓骨截骨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