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煤场控制设备的串行通信防护装置、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512.0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岩;刘雪花;罗茜;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重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2;H02H9/06;H02H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收发器 防护电路 电平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 微控制器 防护 串行通信 端子连接 防护装置 降低器件 控制设备 匹配问题 电连接 煤场 通信设备 隔离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煤场控制设备的串行通信防护装置、PCB板,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与RS485隔离收发器连接,RS485隔离收发器通过电信号与第一防护电连接,第一防护电路通过电信号与第一3.5mm端子;微控制器通过电信号与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通过电信号与RS232隔离收发器连接,RS232隔离收发器通过电信号与第二防护电路连接,第二防护电路通过电信号与第二3.5mm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RS232隔离后电平不匹配问题,常规使用直接连接会降低器件寿命,带来稳定性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防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煤场控制设备的串行通信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RS485和RS232在煤场检测控制设备中都有广泛使用,RS485的优点在于其采用平衡发送与差分接收的方式,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而且其通信只需两条线缆,易于组网和长距离传输。RS232是通信中常见的串行接口通信总线,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常应用于常规设备的短距离设备间通信。
一般应用中对串行总线的隔离和防护不能体现其重要性,在煤场的复杂电磁环境中对其隔离和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涉及到大重量、高风险的设备控制和检测,因此加强电磁防护和隔离非常必要。
目前,常规的防护方案主要有光电隔离、电阻匹配等,对于煤场这种专用环境显得力不从心,面对可能受到的雷击、设备间的高压交流电干扰、大电流冲击等就显得无能为力。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常规的防护可能受到的雷击、设备间的高压交流电干扰、大电流冲击等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解决难度在于器件的选型和合理的设计,首先增加新电路会引入设计风险,同时设计不合理引入不稳定因素也会对可靠性有影响,所以合理的选型和严格的设计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核心。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1、本实用新型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2、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操作风险,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经济财产损失。
3、本实用新型能降低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场控制设备的串行通信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通信隔离、大电压冲击防护、大电流防护等问题,保证串行通信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即使受到冲击也力保主要控制电路正常运行,将故障隔离在接口端,易于定位故障和维修维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煤场控制设备的串行通信防护装置设置有:
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通过UART引脚与RS485隔离收发器连接,RS485隔离收发器通过电信号与第一防护电连接,第一防护电路通过电信号与第一3.5mm端子;
微控制器通过UART引脚与电平转换电路连接,电平转换电路通过电信号与RS232隔离收发器连接,RS232隔离收发器通过电信号与第二防护电路连接,第二防护电路通过电信号与第二3.5mm端子连接;
微控制器通过JTAG引脚与光电隔离电路连接,光电隔离电路通过电信号与20PINJTAG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3.5mm间距的接线端子对外通信;本实用新型中的气体放电管会将串进来的大电压、电流对地释放,其次大电流会短时间断开自恢复保险,二次大电压会通过TVS继续到地释放,干扰消除以后全部电路恢复正常,保证通信的稳定可靠;同时采用芯片全部为成熟验证的器件,设备的等级为工业级,其性能完全满足煤场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重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重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