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管内抓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164.7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肖智林;向羿;陈晓彬;孙权;张银妆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智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智畅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7 | 代理人: | 陈佳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抓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管内抓捕器,包括柔性导引导管、充气球囊、压力泵、导引导管弯曲控件、导丝;导丝从柔性导引导管的前端进入柔性导引导管并且从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伸出后折返进入末端并在末端外形成抓捕圈套;充气球囊在工作时设置于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且在远离末端的一端与压力泵连通,用于通过压力泵的加压而膨胀,以通过挤压对折返进入末端的导丝部分进行固定;导引导管弯曲控件,包括内嵌在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的管壁的固定件和与固定件相连的牵引丝,其中牵引丝沿着柔性导引导管的管壁延伸出柔性导引导管的前端之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血管内抓捕器可以实现对血管内异物的抓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血管内抓捕器。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生物的血管内可能存在异物。这些异物可能来源于血管中脱落的血栓,也可能来源于脱落或者移位的医用器械(例如透析管,支架)等等。对这些异物进行捕捉并清理是当前医学领域日益重视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种改进的血管内抓捕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管内抓捕器,包括柔性导引导管、充气球囊、压力泵、导引导管弯曲控件、导丝;所述导丝从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前端进入所述柔性导引导管并且从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伸出后折返进入所述末端并在所述末端外形成抓捕圈套;所述充气球囊为中空设计,在工作时设置于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且在远离所述末端的一端与所述压力泵连通,用于通过压力泵的加压而膨胀,以通过挤压对折返进入所述末端的导丝部分进行固定;导引导管弯曲控件,包括内嵌在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的管壁的固定件和与所述固定件相连的牵引丝,其中所述牵引丝沿着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管壁延伸出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前端之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柔性导引导管的末端的管壁成形为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丝由记忆合金丝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管内抓捕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导丝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血管内抓捕器具有如下特点:通过弯曲的导丝所形成的抓捕圈套有效的捕捉了血管内的异物,并且通过导引导管弯曲控件控制柔性导引导管实现实时、灵活的变形,有助于更好的在血管内抓捕异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血管内抓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利用血管内抓捕器对血管内的异物进行抓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血管内抓捕器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血管内抓捕器100包括:柔性导引导管101、充气球囊102、压力泵106、导引导管弯曲控件、导丝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智林,未经肖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1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跆拳道用可转动式人形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线绳浸胶机的胶液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