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电池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082.2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华;谭婷;黄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邹敏敏 |
地址: | 335599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顶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和设置于顶盖片的正极柱件和负极柱件,顶盖片设有负极安装孔和翻转片容纳孔,负极柱件绝缘安装于负极安装孔,正极柱件与顶盖片电连接,负极柱件具有上端子部和与上端子部相连的下端子部,下端子部穿设并固定于负极安装孔,顶盖片上还设有连接件、翻转片和围设于负极柱件的注塑件,连接件固定于负极安装孔并与下端子部隔离,连接件与注塑件嵌合连接,翻转片容置于翻转片容纳孔并置于上端子部的下方,上端子部面向翻转片的一侧且至少于下端子部与翻转片容纳孔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注塑件具有上凸起,上凸起嵌入第一凹槽。连接件和负极柱件皆与注塑件嵌合,可避免注塑件因受力不均而脱落或翘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顶盖。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驱动电源向着高容量、高安全性的方向发展,电池以其高容量等优良特性,广泛地运用在电动工具及新能源交通工具中。这些电池除了具有高容量外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才能达到使用的标准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一般的二次电池,负极端需要满足与顶盖及壳体的电绝缘,因而会设置众多的绝缘组件,如将负极柱与顶盖绝缘的上塑胶件、置于负极安装孔中进行电绝缘及密封的密封件、及将负极连接片与顶盖进行电绝缘的下塑胶件,这些组件在进行顶盖片负极端的安装时,为了严格控制其气密性,其安装的精度要求很高,既要对密封件进行预压,又要严格控制各部件之间的间隙,因而成本高且良品率低。同时为了保证二次电池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有些电池于顶盖的负极端安装有翻转片,并通过正极端电连接顶盖片,从而在电池因过充或电解液发生反应等意外而导致二次电池内部气压升高时,翻转片进行翻转与正极和负极之间形成外电流,停止过充,通过正极端的电阻慢慢过流散热将二次电池内部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不会发生过充、起火、爆炸等危险,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由于负极端需要设置翻转片,而且还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供翻转片翻转,注塑件与连接件就没有办法完全匹配,注塑件于设置翻转片一端与连接件的结合相对于其余部分就显的尤为不牢靠,在二次电池顶盖与壳体安装或者组装成二次电池电池组时,就会出现注塑件于设置翻转片一端出现脱落、翘曲等问题,从而影响二次电池顶盖的密封性,产生安全隐患。
因而,急需提供一种新的顶盖结构以解决现有的设置有翻转片的二次电池顶盖中注塑件与连接件结合不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其能有效解决具有翻转片结构的二次电池顶盖中注塑件与连接件结合不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和设置于所述顶盖片的正极柱件和负极柱件,所述顶盖片设有负极安装孔和翻转片容纳孔,所述负极柱件绝缘安装于所述负极安装孔,所述正极柱件与所述顶盖片电连接,所述负极柱件具有上端子部和与所述上端子部相连的下端子部,所述下端子部穿设并固定于所述负极安装孔,所述顶盖片上还设有连接件、翻转片和围设于所述负极柱件的注塑件,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负极安装孔并与所述下端子部隔离,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注塑件嵌合连接,所述翻转片容置于所述翻转片容纳孔并置于所述上端子部的下方,所述上端子部面向所述翻转片的一侧且至少于所述下端子部与所述翻转片容纳孔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注塑件具有上凸起,所述上凸起嵌入所述第一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顶盖负极端的连接件与注塑件嵌合连接,且负极柱件的上端子部面向翻转片的一侧且至少于下端子部与翻转片容纳孔之间设有第一凹槽,注塑件的上凸起与第一凹槽嵌合,因而注塑件不仅与连接件嵌合,同时还与负极柱件至少于靠近翻转片处进行了嵌合,因而可避免二次电池顶盖进行焊接、安装、组装时,注塑件因受力不均而于靠近翻转片处(下端子部与翻转片容纳孔之间)发生脱落或翘曲等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注塑件还具有下凸起,所述下凸起嵌入所述第二凹槽,连接件和注塑件可通过凸起嵌合于凹槽的方式而实现嵌合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部件的加工及受力均匀,上凸起与下凸起优选呈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百思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顶带顶块止动脱模机构
- 下一篇:一种漏水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