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燃气灶点火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078.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3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潘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正飞 |
主分类号: | F24C3/10 | 分类号: | F24C3/1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马海清 |
地址: | 2232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燃气灶 点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燃气灶点火针,包括放电头、针和导线,所述放电头和针一体连接,所述针置于瓷棒内,且放电头卡合在瓷棒上。放电头呈伞状且所述放电头的最大直径L1比瓷棒顶部直径L2大至少2mm;该种结构设计的好处是根据正常一滴水的直径至少2mm,如果伞状放电头的直径过小则起不到保护作用;伞状所述放电头的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0°小于等于60°,这个角度的设置刚好形成弧面且弧面坡度小,保证导流的同时,可以将瓷棒制作的相对较细,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如弧面角度过大,保护效果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针,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燃气灶点火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灶上,大都采用的是点火电极通电打火点燃燃气的工作方式,其中,作为点火的主要执行元件之一,大部分的点火电极采用的是压电式陶瓷点火针,此种点火针,一般主要由电极以及在电极外侧高温黏结的一层绝缘的陶瓷外壳构成,点火针的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燃气灶的控制单元。而现有燃气灶上的点火针结构一种是弯头针状,一种是与瓷棒顶部大小一样的圆盘状,这两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瓷棒漏电,点火针上有水打不着火,以及水等杂物淋到瓷棒上导致瓷棒破裂损坏的现象,导致点火针使用寿命短,给燃气灶使用者造成极大困扰,亟待改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燃气灶点火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气灶点火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燃气灶点火针,包括放电头、针和导线,所述放电头和针一体连接,所述针置于瓷棒内,且放电头卡合在瓷棒上。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头呈伞状或圆盘状。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头呈伞状且所述放电头的最大直径L1比瓷棒顶部直径L2大至少2mm。
进一步地,还包括火盖,伞状所述放电头顶部低于火盖顶部,且靠近火盖的那一侧伞状放电头端部与火盖之间的直线距离L3为2-7mm。
进一步地,伞状所述放电头的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0°小于等于60°。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头呈圆盘状且放电头直径等于瓷棒4顶部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瓷棒上端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多个呈倒漏斗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倒漏斗状结构包括结构A、结构B和结构C,所述结构A和结构B尺寸相同,且均小于结构C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头呈圆盘状且所述放电头的直径L4比瓷棒4顶部直径L5大至少2mm。
进一步地,所述针2的底部套设在导线3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部分好好看
一、放电头呈伞状且所述放电头的最大直径L1比瓷棒顶部直径L2大至少2mm;该种结构设计的好处是根据正常一滴水的直径至少2mm,如果伞状放电头的直径过小则起不到保护作用;
二、伞状所述放电头顶部低于火盖顶部,且靠近火盖的那一侧伞状放电头端部与火盖之间的直线距离L3为2-7mm,此设计的原理是如靠的太近,电极弱,会出现点火点不着和电极烧坏的现象;距离太远,电极穿不过去,同样会导致点火点不着的现象;
三、伞状所述放电头的弧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大于0°小于等于60°,这个角度的设置刚好形成弧面且弧面坡度小,保证导流的同时,可以将瓷棒制作的相对较细,一定程度上节约了陶瓷材料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如弧面角度过大,保护效果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正飞,未经潘正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胶机供纱装置
- 下一篇:电缆生产中水压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