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8000.4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7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延伟;刘展鹏;李振业;林子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41/063 | 分类号: | F16D41/06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超越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制造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包括有与车轴连接的主动轮及与主动轮连接的主动盘,主动轮与车轴滑动连接,还包括有与轮毂连接的从动轮,从动轮设有内圈,主动轮转动连接有第一弹性楔块,内圈连接有第一构件,从动轮转动连接有第二弹性楔块,主动盘连接有第二构件;主动轮相对于车轴滑动时实现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配合或脱离以及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配合或脱离;第一构件与第一弹性楔块连接时,从动轮相对于主动轮能进行单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构件与第二弹性楔块连接时,从动轮相对于主动轮能进行单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实现稳定的坡道起步辅助,解决超越离合器结构复杂、上坡辅助可靠程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制造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当汽车在有坡度的上坡路面或在高架、桥梁等含有坡道的上坡路段起步时,需要驾驶员对油门和手刹进行熟练的配合操作才能避免汽车溜坡。如果驾驶员驾驶经验不足或者操作不慎,极易出现发动机熄火、汽车溜坡等现象,严重时将会引发交通事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也越来越常见,反复进行坡道起步还会大幅增加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和心理负担,造成驾驶员疲惫并产生安全隐患,因而一类无需驾驶员特别操作就能实现汽车坡道起步不溜车的辅助系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已经开始在汽车上装备。
现有坡道起步辅助系统均是基于坡度传感器和电子刹车系统实现功能,具体来说,当坡度传感器判断为上坡且变速器置于D档(前进档)或传感器判断为下坡且变速器置于R档(倒车档)时,在松开制动踏板之后,制动压力保持1到2秒制动延时,踩下油门踏板或者制动延时时间达到,制动压力释放。但是现有坡道起步辅助系统若超过制动延时时间仍未踩下油门,汽车仍会溜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车在上坡时出现溜坡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实现了稳定的坡道起步辅助,解决超越离合器结构复杂、上坡辅助可靠程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超越离合器,包括有与车轴连接的主动轮及与主动轮连接的主动盘,主动轮与车轴滑动连接,还包括有与轮毂连接的从动轮,从动轮设有内圈,主动轮转动连接有第一弹性楔块,内圈连接有第一构件,从动轮转动连接有第二弹性楔块,主动盘连接有第二构件;主动轮相对于车轴滑动时实现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配合或脱离以及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配合或脱离;
第一构件与第一弹性楔块连接时,从动轮相对于主动轮能进行单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构件与第二弹性楔块连接时,从动轮相对于主动轮能进行与第一构件连接第一弹性楔块时从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
本方案中,主动轮与车轴滑动连接,主动轮能相对于车轴进行位置调节,调节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距离,主动轮相对于车轴滑动时实现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配合或脱离,此时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脱离时,第一构件不会影响主动轮的转动,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配合时,第一构件限制主动轮的转动。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脱离时,第二构件不会影响从动轮的转动,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配合时,第二构件限制从动轮的转动。同时,第一构件限制主动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二构件限制从动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上述方案能在主动轮相对于车轴滑动过程中,实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限制或分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动轮相对于车轴滑动时,实现以下工位:
分离工位,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脱离、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脱离,此时主动轮与从动轮处于分离状态,主动轮不限制从动轮的转动;
顺时针转动工位,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接触,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脱离,此时只允许从动轮相对于主动轮进行单方向转动,限制从动轮的转动方向。
锁止工位,第一弹性楔块与第一构件接触、第二弹性楔块与第二构件接触,主动轮与从动轮相互之间锁止连接,此时车轮被限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8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