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37814.6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5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林秋玉;丁玉荣;韩永霖;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蔡晓敏 |
地址: | 3503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包括集水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冷却罐、第二冷却罐,第一冷却罐上设有第一罐体,第一罐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冷却管,第一冷却管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罐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冷却管上设有第二进水口,第一水泵与第一冷却罐相连接,有利于降低多台水泵冲击缓冲循环水总管的压力;通过设置集水装置、第二水泵和第二冷却罐,集水装置与第二水泵相连接,第二水泵与第二冷却罐相连接,有利于充分利用循环水总管内多余的水压,通过在第一冷却罐上设置第一冷却管,在第二冷却罐上设置第二冷却管,有利于将集水装置中的冷却水分别通入到第一冷却罐和第二冷却罐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水系统的功能是将冷却水送至高低压凝气器去冷却汽轮机低压缸排汽,以维持高低压凝气器的真空,使汽水循环得以继续,另外,它还向开式水系统和冲灰系统提供用水,在现有的甲类车间的循环水系统中采用多个泵与循环水总管相连接,存在压力过大造成爆管和水量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缓解循环水总管压力的循环水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循环水系统,包括集水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冷却罐、第二冷却罐,所述第一冷却罐上设有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上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二冷却罐上设有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二冷却管上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集水装置与第一水泵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水口相连接,所述集水装置与第二气泵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气泵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水口相连接。
上述的循环水系统中,包括两个第一水泵、两个第二水泵、两个第一冷却罐、两个第二冷却罐。
上述的循环水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罐和第二冷却罐上均设有温度检测装置。
上述的循环水系统中,所述集水装置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和警报装置,所述液位传感器与警报装置电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设置于池体的内侧面上。
上述的循环水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却罐和第二冷却罐上均设有压力检测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集水装置、第一水泵和第一冷却罐,集水装置与第一水泵相连接,第一水泵与第一冷却罐相连接,有利于降低多台水泵冲击缓冲循环水总管的压力;通过设置集水装置、第二水泵和第二冷却罐,集水装置与第二水泵相连接,第二水泵与第二冷却罐相连接,有利于充分利用循环水总管内多余的水压,通过在第一冷却罐上设置第一冷却管,在第二冷却罐上设置第二冷却管,有利于将集水装置中的冷却水分别通入到第一冷却罐和第二冷却罐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系统的第一冷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系统的第二冷却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集水装置;
2:第一水泵;
3:第二水泵;
4:第一冷却罐;
5:第二冷却罐;
6:第一罐体;
7:第一冷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378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喷雾降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库用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