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7510.1 | 申请日: | 2019-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林;姚小刚;廖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远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A61B17/7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皮椎弓根钉 植入 计量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包括入钉导航板和标尺;入钉导航板的下端与标尺的一端相连并形成一定的夹角;入钉导航板的中央为半圆形穿刺导引槽;标尺上设有移动测量游标。使用时,先依据CT影像数据计算出L值;然后在C臂影像下找出椎体后缘与椎弓根内缘的中点记作M′点,并向上垂直延伸到背部表面的对应点M点,再将椎弓根计量器水平垂直于人体长轴放置于背部表面,用标尺与游标以M点为起点测量出L的长度,L的止点即为入钉的穿刺点记做O点;最后将穿刺针紧贴入钉导引槽,从O点入钉,即可使椎弓根钉一步到达理想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椎弓根钉植入的安全性,不会损伤神经,而且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适用于脊柱微创内固定领域的一种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均衡的体力活动减少,不协调的活动增多,以及后天环境和某些疾病的干扰,造成脊柱退行性病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病早年除保守治疗之外,就靠开放性外科手术治疗,其损伤大,恢复慢,病人难以接受。而今脊柱微创疗法大部分取代了从前开放性手术,已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主流方向。而其中,经皮肤植入椎弓根椎体的钉棒系统(螺钉与联杆)是一项关键治疗步骤。在临床中,经皮植入钉棒系统不损伤神经组织,要求技术含量很高,一般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医生才能完成,且风险还是很大。为寻求一种安全的方法与工具是本发明的指导思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降低椎弓根钉植入风险的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其特征是:包括入钉导航板及双轨标尺;双轨标尺的一端与入钉导航板连接;标尺上设有游标,入钉导航板朝向游标的侧面上设有方向导引槽,方向导引槽与标尺形成71°-72°的夹角。
上述的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中,所述的方向导引槽与标尺之间的夹角为71.5°。
上述的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中,所述的方向导引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上述的经皮椎弓根钉植入计量器中,还包括标尺Ⅱ,标尺Ⅱ与标尺平行,标尺Ⅱ与入钉导航板连接,标尺Ⅱ与标尺分别置于入钉导航板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临床脊柱微创领域,为经皮钉棒系统的植入,与医生徒手操作相比更安全、更可靠。且加快了手术的速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目前此技术在脊柱微创领域处于领先阶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入钉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脊椎轴线方向确定参考点M点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操作时的在人体上的放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入钉导航板1;双轨标尺2及标尺3,且标尺2与标尺3平行;标尺2与标尺3的一端与入钉导航板1连接;标尺2与标尺3分别设置在入钉导航板1的两侧;标尺2上设有游标4;入钉导航板1的中央设有半圆形的方向导引槽11;方向导引槽与标尺形成71.5°(±0.5°)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发明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远林,未经姚远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7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X型钢筋的无缝桥引板构造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加热果汁杯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