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镜口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7456.0 | 申请日: | 201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叶莉娜;田原;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73 | 分类号: | A61B1/2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镜口垫 | ||
一种消化内镜口垫,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面罩前表面的中部设有吸痰管穿孔,吸痰管穿设在吸痰管穿孔中,面罩前表面左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一号固定带,面罩前表面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二号固定带;吸痰管穿孔左右两侧的面罩后表面上均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中嵌设有弹簧,吸痰管穿孔上下两侧的面罩后表面上分别设有上牙垫和下牙垫,上牙垫和下牙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分别嵌设在固定套的上下两端,采用多根固定带进行固定,大大减小了口垫脱落的可能性,使得患者在长时间的咬合过程中无需注意咬合力的大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镜口垫。
背景技术
消化内镜检查是临床上非常普遍的一种检查,在插入内镜和整个检查过程中,需要消化内镜口垫将嘴巴撑开使门齿不能咬合内镜本身,并且要在手术中持续不断的从患者口中吸出分泌物,以免患者出现窒息,然而,由于消化内镜口垫和吸痰管是独立分开的,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尤其是吸痰管必须有人把持,这样也就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有技术中,消化内镜口垫多采用单根绑带对口垫进行固定,不够牢固,容易出现患者咬合时间过长导致一定的不适感;对吸出的分泌物多采用在口垫的下方设置一个挂钩用于悬挂收集装置,而挂钩的受力面积过小,对口垫进行点作用力,更加导致口垫出现脱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消化内镜口垫,采用多根固定带进行固定,大大减小了口垫脱落的可能性,使得患者在长时间的咬合过程中无需注意咬合力的大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面罩、吸痰管穿孔、上牙垫、下牙垫、固定套;
所述的面罩前表面的中部设有吸痰管穿孔,吸痰管穿设在吸痰管穿孔中,面罩前表面左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一号固定带,面罩前表面右侧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二号固定带;
所述的吸痰管穿孔左右两侧的面罩后表面上均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中嵌设有弹簧,吸痰管穿孔上下两侧的面罩后表面上分别设有上牙垫和下牙垫,上牙垫和下牙垫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分别嵌设在固定套的上下两端,一号固定板与弹簧的上端抵触设置,二号固定板与弹簧的下端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左侧的固定套的右表面上和右侧的固定套的左表面上均设有固定卡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痰管穿孔下方的面罩前表面上设有固定条,固定条的下方设有网袋,网袋中插设有分泌物收集袋,吸痰管的下端与分泌物收集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一号固定带和二号固定带均为弹簧带设置,且一号固定带和二号固定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粘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牙垫和下牙垫均呈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牙垫顶部的后侧设有压舌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消化内镜口垫,采用多根固定带进行固定,大大减小了口垫脱落的可能性,使得患者在长时间的咬合过程中无需注意咬合力的大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7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飞碟泡灯
- 下一篇:一种LED芯粒分离装置及分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