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1324.7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9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蔡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跃波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6J15/32;F16J15/3284;F16J15/10;F16J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液压油缸,包括前端盖、后端盖、缸筒、活塞环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的前端与前端盖进行扣压连接,所述前端盖的内表面安装有防尘铜环,所述防尘铜环的内侧端口处安装有防尘密封圈,所述防尘密封圈连接防尘铜环的相对面安装有U型密封圈,所述前端盖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前端盖的端口外表面处安装有第一定位钢珠,所述缸筒的另一端与后端盖进行扣压连接,前缸盖处使用防尘密封圈和U型圈有效防止异物的进入和缸体内油溢出,确保活塞杆与缸体同心的导向作用,通过前端盖、缸筒、后端盖、防尘铜环、活塞环、活塞杆、紧固螺钉、U型密封圈、防尘密封圈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解决了油缸内外泄露、爬行、推力不足的问题,缩短了装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具体为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油缸常见的故障主要有内泄露、爬行、推力不足。
油缸内泄露在两处发生,一处是活塞杆与活塞的过渡处,另一个是活塞与缸筒内壁。
油缸爬行多在低速运行时产生。主要原因是油缸中积存的空气没有排除干净。此外,机械摩擦力过大或不均匀也会引起爬行。如活塞和活塞杆不同心、活塞杆全长或局部弯曲、缸孔的直线性不良、缸体呈鼓形或有较大的锥度、缸内瘦光洁度下降或产生拉毛、油缸安装精度超差、活塞杆两端螺帽拧得过紧使其同心度不良、油封拧得过紧摩擦力过大等,都会引起爬行。
液压油缸的推力不足、速度下降或停止不动的原因有油缸和活塞配合间隙过小或活塞上的0形密封沟槽与活塞不同心,当油缸两端油封装上后,密封圈位K不正,一边压缩过大,使活塞别劲,摩擦阻力过大;活塞杆弯曲或活塞杆两端油封压得过紧使摩擦阻力过大;油液中含有杂质过多,使油缸活塞卡住或摩擦力过大等。这些原因不仅会增加空载压力,减小油缸有效的牵引力,严重时还会使油缸卡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压油缸,具备在结构上简单高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油缸设备在工作场景中防止油缸内外泄露、爬行、推力不足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压油缸,包括前端盖、后端盖、缸筒、活塞环和活塞杆,所述缸筒的前端与前端盖进行扣压连接,所述前端盖的内表面安装有防尘铜环,所述防尘铜环的内侧端口处安装有防尘密封圈,所述防尘密封圈连接防尘铜环的相对面安装有U型密封圈,所述前端口设置有回油口,所述前端盖的端口外表面处安装有第一定位钢珠,所述缸筒的后端与后端盖进行扣压连接,所述后端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进油口,所述后端盖的端口外表面安装有第二定位钢珠,所述缸筒两端口的内表面均安装有第二静密封O型圈,所述缸筒内部套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活塞环套接,活塞环与活塞杆的套接的端口处安装有第一静密封O型圈,所述活塞环的外表面中部安装有活塞环格莱密封圈,所述活塞环的一端与紧固螺钉相互连接,且活塞环与活塞杆通过紧固螺钉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套接第二密封O型圈并与紧固螺钉螺纹连接进行固定,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为密封状态。
优选的,所述缸筒的两端均与前端盖和后端盖进行扣压连接。
优选的,活塞环格莱密封圈采用特瑞堡密封圈的材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液压油缸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跃波,未经蔡跃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13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低温预制光缆
- 下一篇:一种罐头食品生产用斩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