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真空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21054.X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6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邹波;明长友;黄仕虎;蒋鑫;罗敏;吴长宇;雒川;彭万清;匡龙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瑞尔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12;F16L27/12;F16L5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真空 管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真空管道,属于低温管道领域,包括内管、外管、热桥、波形补偿器和若干个绝热支撑;所述内管套设于外管内,且外管的两端通过热桥固定在内管上;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真空间隙,且内管上套有若干个绝热支撑;所述绝热支撑为环状,用于保持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距;所述外管一侧设有波形补偿器,用于内管低温收缩时提供位移补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温真空管道,具有强度好、漏热小、低温应力自动补偿、输送介质的流量大、可实现超远距离低温介质的输送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管道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温真空管道。
背景技术
低温真空管道由内管、外管、低温吸附剂以及多层绝热材料组成。内管外表面包覆有复合而成的多层绝热材料,以减少辐射传热;内外管之间的夹层间隙抽成高真空状态,以降低对流传热;内外管之间采用低导热系数材料隔离,以减少固体传热,充分满足低温液体液氧、液氮、液氩、液化天然气等低温深冷介质的长距离输送。
但现有的低温真空管道,在长距离输送时,漏热量大;当管道输送低温介质时内管收缩,存在低温应力;无法根据内管和介质的重力载荷来自动调节支撑载荷的分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温真空管道,拟解决现有低温真空管道,在长距离输送时,漏热量大,存在低温应力,无法自动分配载荷支撑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真空管道,包括内管1、外管2、热桥3、波形补偿器4和若干个绝热支撑5;所述内管1套设于外管2内,且外管2的两端通过热桥3固定在内管1上;所述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真空间隙,且内管1上套有若干个绝热支撑5;所述绝热支撑5为环状,用于保持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间距;所述外管2一侧设有波形补偿器4,用于内管1低温收缩时提供位移补偿。由上述结构可知,若干个绝热支撑5等间距分布在内管1上,支撑均匀,但对于波形补偿器4两侧要设置多个紧凑的绝热支撑5,例如两侧各设两个,提高对波形补偿器4附近的支撑强度;外管2的两端通过热桥3固定在内管1上,热桥3使内管1和外管2之间形成密封的真空间隙;内、外管之间形成高真空间隙阻止间隙内残余气体对流传热;另外,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做到通过热桥3延长导热路径,具有增大热阻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管道与管道端口焊接后管端(作保温处理)的漏热,减少低温介质的热损失;对于长距离输送的低温真空管道,内管1上套有若干个绝热支撑5,绝热支撑5为环状,用于保持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间距,介质热损失小;管道通径大,输送介质的流量大,可实现超远距离低温介质的输送;波形补偿器4设置于外管2的一侧,可保证管道在工厂及现场安装时整体管道刚度好,可以较好的吊装;波形补偿器4设置于外管2上,只承受大气压力载荷和内管1收缩时的位移载荷,相比设置于内管1的波形补偿器而言,可确保置于外管的波形补偿器4获得更高的疲劳寿命和使用寿命,因为设置在内管1上需要承受介质更大的压力和低温影响;该种结构真空管根据介质输送压力调整内管1壁厚即可满足低压到高压介质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绝热支撑5包括环体51、外凸52和内凸53;所述环体51的外环面上设有若干个可与外管2内壁接触的外凸52;所述环体51的内环面上设有若干个可与内管1外壁接触的内凸53。由上述结构可知,外凸52和内凸53使内管1和外管2与绝热支撑5形成多点接触,减少漏热;绝热支撑5与外管2之间可滑动接触,便于波形补偿器4在内管1低温收缩时提供位移补偿,确保内外管工况变形协调释放低温应力;内管1与外管2之间通过绝热支撑5保持间距及承载内管1和介质的重力载荷。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外凸52等间距均匀分布;所述若干个内凸53等间距均匀分布;所述若干个外凸52和若干个内凸53交错设置。由上述结构可知,外凸52等间距均匀分布,内凸53等间距均匀分布,外凸52和内凸53交错设置,绝热支撑5承载内管1和介质的重力载荷时,可以根据载荷大小,均匀将力分布在绝热支撑5上,外凸52和内凸53交错设置具有自动分配负载的作用;当某个外凸52或内凸53负载大的时候后由于支撑整体结构变形的协调性会将负载分配到临近的外凸52或内凸53上,确保支撑在工况下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瑞尔低温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瑞尔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210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风电传动系统结构
- 下一篇:一种耐候性佳的港口岸供电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