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12506.8 | 申请日: | 201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5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顾林祥;顾正韡;徐永华;朱秋斌;仰惠明;沈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02 | 分类号: | B21C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刘晓阳 |
地址: | 313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扁线 拉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包括外接座(10),外接座(10)两个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前模座(20)和后模座(30),前模座(20)上设有前模芯(21),后模座(30)上设有后模芯(31);所述前模芯(21)包括第一压缩口(22)和第一定型口(23),后模芯(31)包括第二定型口(33),第一压缩口(22)、第一定型口(23)和第二定型口(33)均为圆角矩形状,且尺寸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定型口(23)的宽边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压缩圆弧(24),第一定型口(23)的窄边上设有向内凹陷的伸展圆弧(25)。本实用新型具有拉伸量较大,设备占用空间小,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拉丝模,特别是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
背景技术
漆包线的生产工艺简单来说就是将铜杆通过拉丝工艺不断拉细至目标尺寸后,涂漆,烘干,收卷并包装。其中,拉丝工艺是将铜杆穿过拉丝模,拉丝模的中间一般为加工出内孔的金刚石。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当大尺寸的铜杆穿过内孔后便形成小尺寸的铜丝。对于圆形漆包线来说,这个过程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圆形的边缘处处相近,处于拉丝中的一段相当于圆锥形,变形量几乎处处相等。但是,对于漆包扁线来说,拉丝的过程就相对麻烦。由于截面是圆角矩形,分为宽边和窄边,宽边较长,在拉丝过程中延伸出来的金属量大,窄边则相反。由此,漆包扁线单次拉伸量不能过大,否则宽边延伸出来的金属会影响圆角和窄边处,形成细微的挤压缝,这种挤压缝会相应后续的涂漆以及最终产品的绝缘性能。现在的拉丝模其定型截面基本上都是常规的圆角矩形,采用多次少量的方式拉丝,这会导致产品线长,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现有的拉丝模存在拉伸量较小,设备占用空间大,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本实用新型具有拉伸量较大,设备占用空间小,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包括外接座,外接座两个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前模座和后模座,前模座上设有前模芯,后模座上设有后模芯;所述前模芯包括第一压缩口和第一定型口,后模芯包括第二定型口,第一压缩口、第一定型口和第二定型口均为圆角矩形状,且尺寸依次减小;所述第一定型口的宽边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压缩圆弧,第一定型口的窄边上设有向内凹陷的伸展圆弧。
前述的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中,第一定型口两个伸展圆弧之间的最小宽度小于第二定型口的宽度。
前述的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中,所述后模芯上还设有第二压缩口,第二压缩口的尺寸介于第一定型口和第二定型口之间。
前述的一种漆包扁线拉丝模中,所述前模座上如前模芯相对的入口边缘与模座的端面相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定型口,先将铜丝拉成宽边鼓,窄边收的异形圆角矩形。然后在铜丝尺寸进一步缩小的过程中,鼓起的宽边被压平,这部分延伸出来金属将内陷的窄边向外伸展。这一过程是通过铜丝中心的部分延展实现的,因而对于边缘四角上的圆角影响较小,不容易出现挤压缝。不仅如此,第一压缩口和第一定型口之间这一段相当于预压缩,最终由第一定型口完成限定,这个过程更加平缓。由此,本实用新型一次可以实现相对较大的拉伸量,由此可以缩短产品线的长度,减小设备占用空间,提高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地,经过测试,第一定型口的最小宽度略小于第二定型口的宽度,此时圆角处的变形量较小,可以达到最终较好的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拉伸量较大,设备占用空间小,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压缩口和第一定型口的形状对比图;
图4是第一定型口和第二定型口的形状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城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125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