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扳手式提绳紧急救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8127.1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常国强;白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涛;常国强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1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扳手 式提绳 紧急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扳手式提绳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支座和中部连接在支座上的撬动杆,撬动杆可枢转的嵌设在开设在撬动杆下端的枢转腔内;撬动杆内同轴螺纹连接有卡紧丝杆;撬动杆一端设有相对的固定卡头和活动卡头;活动卡头上设有与卡紧丝杆螺纹连接的滑动齿条;卡紧丝杆延伸出撬动杆另一端的端部同轴连接有卡紧手柄,套设在卡紧手柄外侧的护套与卡紧丝杆螺纹连接,护套的端部和卡紧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护套与撬动杆固定连接;支座在撬动杆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与两侧电梯门相抵的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固定连接。其在电梯轿厢和对重平衡情况下,能够拉拽电梯钢丝绳打破轿厢和对重的平衡状态,且简单易行救援时间耗时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救援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扳手式提绳紧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已经中高层建筑物中的不可或缺的设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梯作为一种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是交所难免的,为了保证电梯出现故障时乘客的安全,电梯设计上采取了很多的保护装置。然而,因停电或保护装置动作后,将乘客困在电梯的轿厢中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保护乘客安全的现象。当发生电梯困人时,紧急救援将乘客从电梯的轿厢内解救出来是一常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对于不带盘车手轮的电梯采用的救援措施有:松闸溜车和电动运行两种方式。在停电情况下,只能采取松闸溜车的方式进行。在松闸溜车时总会存在轿厢侧与对重侧平衡的状态,这样就不能实现松闸溜车,为了打破这样平衡状态,目前采用的方法有:在电梯的轿厢顶加重物,在底坑通过拉平衡装置,在机房采用夹绳板与倒链葫芦提拉曳引钢丝绳这三种形式来打破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平衡状态。这些救援技术和方法用时比较长,救援人员的配合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扳手式提绳紧急救援装置,其在电梯轿厢和对重平衡情况下,能够拉拽电梯钢丝绳打破轿厢和对重的平衡状态,且简单易行救援时间耗时短。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梯扳手式提绳紧急救援装置,包括撬动杆,撬动杆内同轴螺纹连接有卡紧丝杆;撬动杆一端侧面设置有相对的固定卡头和活动卡头;活动卡头上设有伸进撬动杆内并与卡紧丝杆螺纹连接的滑动齿条,撬动杆上设有与滑动齿条相适配的滑槽;卡紧丝杆延伸出撬动杆另一端的端部同轴连接有卡紧手柄,套设在卡紧手柄外侧的护套与卡紧丝杆螺纹连接,护套的端部和卡紧手柄的端部固定连接,护套与撬动杆固定连接;撬动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与两侧电梯门相抵且带有护栏的支撑杆。
进一步的,撬动杆的中部下端设有支座,支座上端设连接杆,连接杆上端设有球形枢转端,球形枢转端可枢转的嵌设在开设在撬动杆下端的枢转腔内。
进一步的,固定卡头和活动卡头上设有相对的弧形卡槽。
进一步的,固定卡头和活动卡头相对的内侧面为相互平行的平面且分别与垂直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不大于10度。
进一步的,撬动杆侧面还设有用于衡量固定卡头和活动卡头间距的刻度。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支撑杆前端侧面分别设有固定耳,固定杆与固定耳通过轴销相连接。
进一步的,护套的端部和卡紧手柄的端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护套的侧面和撬动杆的侧面分别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套设有固定板并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撬动杆的纵向截面为底端水平的矩形。
进一步的,支座到固定卡头的距离与支座到卡紧手柄的距离的比值不大于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涛;常国强,未经白涛;常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81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曲轴上的连杆
- 下一篇:一种便拆式卧式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