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8004.8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9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何治武;唐凡;刘保彻;程辰;杨棠英;徐春梅;陈荣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韩景云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聚合物 微球用 增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包括缓冲罐,缓冲罐罐底的出液口通过上料管线连接着增容罐,增容罐包括两个外置且相邻的配液罐,分别为配液罐一和配液罐二,配液罐一内安装着液位计一,配液罐一的罐口通过电机一连接着伸入罐内的搅拌器一;配液罐二内安装着液位计二,配液罐二的罐口通过电机二连接着伸入罐内的搅拌器二;上料管线上安装着上料泵,配液罐一的罐壁或配液罐二的罐壁安装着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上料泵。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采用外置式双罐作为增容罐,在增大了传统内置储罐容积的基础上,也延长了补药的频次,更加适合大剂量、长周期的注入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加药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田聚合物微球配液用配液罐容积小,仅适用于小加药量的单井或小阀组加药使用,对于大剂量加药站点,补药频次明显增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给现场实施带来很多不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罐底的出液口通过上料管线连接着增容罐,所述增容罐包括两个外置且相邻的配液罐,分别为配液罐一和配液罐二,所述配液罐一内安装着液位计一,配液罐一的罐口通过电机一连接着伸入罐内的搅拌器一;所述配液罐二内安装着液位计二,配液罐二的罐口通过电机二连接着伸入罐内的搅拌器二;
所述上料管线上安装着上料泵,配液罐一的罐壁或配液罐二的罐壁安装着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上料泵、搅拌器一和搅拌器二。
所述缓冲罐的罐壁开设有用于连接卸药罐车的进液孔,罐底开设排污口,排污口连接着排污管线,排污管线上串接着排污阀。
所述缓冲罐罐顶封闭,进液孔的孔口安装有密封盖。
所述配液罐一的罐顶和配液罐二的罐顶分别安装带有快锁机构的人孔,所述人孔高于罐顶5cm,封盖在人孔孔口的人孔盖为∩形,∩形的开口朝向罐壁壁顶,且所述人孔盖内嵌有密封胶条。
所述配液罐一的罐底开设排污口一,配液罐二的罐底开设排污口二。
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置于配液罐一和配液罐二的罐底。
所述配液罐一的罐底连接出液管一,配液罐二的罐底连接出液管二,所述出液管一和所述出液管二分别连接至注入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通过在原储药罐外部增设外置式的双罐,扩大了原储药罐的容积,从而适用于大剂量、长周期的注入需求,同时也延长了补药频次,降低了加药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分体式聚合物微球用增容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配液罐一;2.配液罐二;3.上料管线;4.缓冲罐;5.上料泵;6.控制器;7.人孔;8.支架;
101.液位计一;102.电机一;103.搅拌器一;104.排污口一;105.出液管一;
201.液位计二;202.电机二;203.搅拌器二;204.排污口二;205.出液管二;
401.进液孔;402.排污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8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钣金加工废料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料生产用升降高速分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