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5580.7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9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黄灯龙;陈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22;H01M2/20;H01M2/10;H01M2/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斯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组件 电化学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是关于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根据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包括:第一端;第一电芯;第二电芯,与第一电芯相堆叠,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均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其中,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经配置与第二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电连接以形成第一串联极耳组件,或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经配置分别与第二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极耳组件;及极耳绝缘体,具有第一部分及从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串联极耳组件或第一并联极耳组件在第一端的间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软包电池与外部的连接,同时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极耳之间的绝缘,同时保证电池组件具有较轻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转接板或支架与铜排相结合的结构实现软包电池的极耳与软包电池外部的连接。然而,这样的技术方案具有物料成本高、结构复杂、生产工艺繁琐及生产效率低等诸多缺点。
因此,针对如何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和制程实现软包电池的极耳与外部的连接,业内仍存在相当多的技术问题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及电化学装置,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软包电池与外部的连接,同时以简单的结构实现极耳之间的绝缘,同时保证电池组件具有较轻的重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组件,其包括:第一端;第一电芯;第二电芯,与所述第一电芯相堆叠,所述第一电芯和所述第二电芯均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其中,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经配置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电连接以形成第一串联极耳组件,或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经配置分别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电连接以形成第一并联极耳组件;及极耳绝缘体,具有第一部分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串联极耳组件或第一并联极耳组件在所述第一端的间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部分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经弯折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部分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部分形成连接区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面积的30%-95%;或所述连接区域的边界距离所述第二部分的边界的距离小于1m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通过焊接实现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电池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串联极耳组件串联连接的一或多个第二串联极耳组件,所述第一串联极耳组件与所述第二串联极耳组件之间,或多个所述第二串联极耳组件之间通过其上各自的极耳电连接;或所述电池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并联极耳组件串联连接的一或多个第二并联极耳组件,所述第一并联极耳组件与所述第二并联极耳组件之间,或多个所述第二并联极耳组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相互堆叠的所述电芯中处于最外侧的两个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中的一者连接至所述第二连接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进一步包括位于每一所述连接区域上的电压侦测构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组件进一步包括包覆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绝缘体,所述极耳绝缘体的单位质量比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单位质量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绝缘体是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5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文地质测试用标本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