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砸核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922.1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8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乐上口休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26 | 分类号: | A47J43/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桃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砸核桃器,包括顶部的敲击部、中间的主体部和底部的钢垫,主体部包括锥形弹簧,锥形弹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两侧开设凹槽,底座底部设有通孔,钢垫可以置入所述的通孔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砸核桃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时由于按压底座的手指在底座两侧的凹槽内,避免了以往弹簧收缩时容易夹住手,和砸到手指的可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并且被击碎的核桃仁和核桃壳在锥形弹簧形成的空腔内,不会乱飞,保证了整洁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砸核桃器,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桃外壳较硬,人们往往通过锤子砸或钳子夹等借助外力挤压方式取食核桃仁,操作不方便,并且砸碎时,核桃仁和核桃壳一并迸裂得到处都是,收拾麻烦;目前市面上已有通过锥形弹簧携带冲击锤来撞击开核桃的装置,需要一只手按着锥形弹簧的下面,另一只手上拉冲击锤来操作,冲击锤下落后将核桃壳击碎。但由于弹簧的冲击力大和锥形弹簧拉伸后的缝隙问题,弹簧收缩时容易夹住手,且冲击锤下落时,会有砸到按着弹簧的手指的可能,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砸核桃器,结构简单,提高了安全性,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砸核桃器,包括顶部的敲击部、中间的主体部和底部的钢垫,主体部包括锥形弹簧,锥形弹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底座两侧开设凹槽,底座底部设有通孔,钢垫可以置入所述的通孔内。
砸核桃时,将核桃放在钢垫上,将钢垫放入底座的通孔内,只需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到底座两侧的凹槽中,并按住底座,另一只手上拉敲击部,当敲击部达到一定高度后松手,敲击部在自身重力和锥形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迅速下落,将核桃壳击碎。由于按压底座的手指在底座两侧的凹槽内,避免了以往弹簧收缩时容易夹住手,和砸到手指的可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被击碎的核桃仁和核桃壳在锥形弹簧形成的空腔内,不会乱飞,保证了整洁度。
所述的敲击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夹持球头、连接杆和敲击锤,锥形弹簧顶部盘绕于连接杆上。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敲击部与锥形弹簧相连接,敲击锤起到击碎核桃的作用。
所述的钢垫顶面为一凹面,防止核桃放在上面后滚落,并且在砸核桃的过程中,给核桃定心,防止跑偏。
所述的通孔与钢垫为间隙配合,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砸核桃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使用时由于按压底座的手指在底座两侧的凹槽内,避免了以往弹簧收缩时容易夹住手,和砸到手指的可能,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并且被击碎的核桃仁和核桃壳在锥形弹簧形成的空腔内,不会乱飞,保证了整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敲击部;1.1、夹持球头;1.2、连接杆;1.3、敲击锤;2、主体部;2.1、锥形弹簧;2.2、底座;2.3、凹槽;2.4、通孔;3、钢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砸核桃器,包括顶部的敲击部1、中间的主体部2和底部的钢垫3,主体部2包括锥形弹簧2.1,锥形弹簧2.1固定连接在底座2.2上,底座2.2两侧开设凹槽2.3,底座2.2底部设有通孔2.4,钢垫3可以置入所述的通孔2.4内,通孔2.4与钢垫3为间隙配合,方便置入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乐上口休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乐上口休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骨折体位复位的多功能转运担架床
- 下一篇:一种泌尿科用导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