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3593.0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波;陈坚;包钢;朱智兵;吴兵;姜海涛;闫凯;朱峰;蔡崇杰;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3F3/04;A01G9/02 |
代理公司: | 32223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海清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坡 护筒 土基 插孔 均匀开设 铁网 水泥砂浆结合层 河道 混凝土浇筑层 本实用新型 水泥防护层 洪水 加强板层 生态护岸 水分交换 依次设置 主体表面 防护层 内固定 一体性 冲刷 垂向 套接 水利工程 砂石 种植 水系 雨水 穿过 阻挡 覆盖 贯穿 景观 绿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土基及覆盖在土基外侧的护坡主体,所述护坡主体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是护坡铁网、砂石防护层、水泥砂浆结合层、混凝土浇筑层、加强板层和水泥防护层,所述护坡主体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护坡铁网表面的插孔且插孔内固定套接有护筒。均匀开设的用于种植护坡绿植的插孔及对应的护筒可以增强护坡各层之间垂向的一体性,同时穿过护筒的护坡绿植种植在土基中,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提升了护坡的绿化和景观功能,有效阻挡了雨水或洪水对护坡绿植的冲刷。护筒也为河道水系和土基提供了水分交换的通道,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河道抵御洪水的能力,是一种高强度的“生态护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背景技术
防护坡在水利工程领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设施,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由于河流的水域面积庞大,仅仅依靠植被覆盖来防止水土流失是远远不够的,防护坡也就成了水利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坡大部分是通过成块设置于河堤的一侧或者两侧,目前常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单独采用植被作为防护坡,遇到雨水或洪水,植被被冲刷倾倒,水土流失严重;第二种是利用混凝土做地基,并将地基掩埋在土壤之下,单独一块设置的防护坡就如同一片植被一样,如若遇到洪水或者暴雨天气,同样极易被雨水或洪水冲毁;这两种结构导致的就是现有的水利工程防护坡功能单一、结构不够牢固,且表面排水不畅,防护坡表面被水长时间大量浸泡冲击下侵蚀严重,容易破坏结构稳定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包括土基及覆盖在土基外侧的护坡主体,所述护坡主体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护坡铁网、砂石防护层、水泥砂浆结合层、混凝土浇筑层、加强板层和水泥防护层,所述护坡主体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护坡铁网表面的插孔且插孔内固定套接有护筒,贯穿的所述插孔对应土基上种植有护坡绿植,所述护坡主体的表面开设有排水沟渠。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浇筑层内插设有多根抗裂筋。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砂浆结合层中采用粗砂,其含泥量不大于5%,其中石屑粒径在2~4mm。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层具体为聚氨酯纤维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护坡铁网的边侧处通过多组定位销柱固定连接在土基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渠包括多个开设在护坡主体表面且沿坡面方向设置的竖向排水槽以及与竖向排水槽连通设置的多个斜向排水槽,位于边侧的所述斜向排水槽贯穿护坡主体的左右边侧处,所述竖向排水槽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护坡主体的上下边侧。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排水槽与竖向排水槽的夹角α大于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该水利工程防护坡,通过设有的护坡铁网,能够对土基进行有效的包覆,最大限度的防止了土基中的水土流失造成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护坡主体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至护坡铁网表面的插孔且插孔内固定套接有护筒,贯穿的所述插孔对应土基上种植有护坡绿植,这样均匀开设的用于种植护坡绿植的插孔及对应的护筒,可以增强护坡主体的一体性,穿过护筒的护坡绿植种植在土基中,也能够对护坡铁网进行一个有效的固定,且随着护坡绿植的不断长大,根须逐渐的往土基里深入,能够深深的扎紧土基中,能够对护坡铁网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护筒结构的设计提供了供护坡绿植生长的空间,在保证了结构一体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很好的实现了岸坡的绿化和景观功能,也有效阻挡了雨水或者洪水对护坡绿植的冲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3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防护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护坡用水泥预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