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仓储设备的取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0658.6 | 申请日: | 201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5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四化年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艾秀丽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仓储 设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仓储技术领域的一种智能仓储设备的取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右端与竖板焊接,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液压泵,所述底板顶部于液压泵的右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通过缓冲装置与载物台连接,通过设置有液压泵和液压杆,使载物台高度可以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货架,方便取货,通过设置有缓冲装置,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有挡板,可以保护货物安全,防止掉落,通过设置有横板,当遇到较大的货物时,方便运输,当将横板拉出时,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块,可以固定住横板,防止横板脱离通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仓储设备的取货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仓储是物流过程的一个环节,智能仓储的应用,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通过科学的编码,还可方便地对库存货物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在智能仓储系统中需要对货架上的货物进行存取和搬运,目前的取货装置的载物台高度固定,当货物处在不同高度的货架时,不方便拾取,且载物台的大小固定,一旦遇到大型货物,不方便运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掉落,且没有减震装置,一旦遇到撞击,容易导致货物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仓储设备的取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仓储设备的取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仓储设备的取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端四角处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底板顶部右端与竖板焊接,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液压泵,所述底板顶部于液压泵的右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通过缓冲装置与载物台连接,所述载物台的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部设置有横板,且横板设置有两块,所述载物台顶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底端设置有插块,所述载物台顶部设置有与插块形状相匹配的第一插槽,所述横板顶部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板顶部的固定槽和设置在载物台底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端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中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底端均设置有滑块,且滑块设置在固定槽的内部,所述滑块与固定槽以滑动的方式连接,所述固定槽内部远离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横板两侧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载物台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板,且第一凹槽与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贯穿第二凹槽与固定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设置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竖板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外侧包裹有防滑层,所述竖板顶端、底板和支撑板的左端均设置有弧形凸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有液压泵和液压杆,使载物台高度可以调节,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货架,方便取货,通过设置有缓冲装置,起到了缓冲减震的作用,通过设置有挡板,可以保护货物安全,防止掉落,通过设置有横板,当遇到较大的货物时,方便运输,当将横板拉出时,通过设置有固定板和固定块,可以固定住横板,防止横板脱离通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四化年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四化年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0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检测样本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展览智能体验屏幕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