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99230.4 | 申请日: | 201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纪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茶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用茶 叶压饼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主框架、支撑板和支撑腿,所述主框架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面与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与主框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主框架的内壁底端贯穿开设有两个与竖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竖杆通过第一弹簧贯穿主框架的下端面并与第一弹簧活动连接,解决现有技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拿取茶饼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茶叶加工时需要用到茶饼成型装置,但是,现有的茶叶在加工成茶饼时大多是工人手动操作,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茶饼制作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拿取茶饼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包括主框架、支撑板和支撑腿,所述主框架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面与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与主框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主框架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主框架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隔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外壁均绕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主框架的内壁底端贯穿开设有两个与竖杆相匹配的通孔,所述竖杆通过第一弹簧贯穿主框架的下端面并与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所述两个竖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压板。
为了使隔板上下运动,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隔板远离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内壁底端固定连接。
为了成型槽可以分解开,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中心滑动连接有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贴合构成成型槽。
为了带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滑动,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两个支撑杆靠近压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右侧与第一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左侧与第二模板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拿取茶饼,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中心贯穿开设有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位于成型槽的下方,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落料盒。
为了方便控制设备,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主框架的外壁安装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均与气缸、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电性连接。
为了提高设备稳定性,作为本实施例一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茶叶生产用茶叶压饼成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茶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洱茶王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9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