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肢锻炼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91227.8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1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银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银梅 |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3/08;A63B2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冯冲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锻炼带,包括绷带、棉垫、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所述绷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棉垫的短边中点连线位置上,下表面上设有第一毛面,远离棉垫的上表面位置上固定设有第一勾面;所述棉垫的底面上还固定设有第一支带;所述第一支带的端部与棉垫底部上的绷带呈T型,另一端的上表面还固定设有第二勾面;该锻炼带可根据病人胖瘦,高矮,足部周长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领域,尤其是涉及下肢锻炼带领域。
背景技术
患者手术后锻炼方法不当不及时,易形成关节僵硬,肌肉萎缩,此时需要进行屈曲活动及踝泵运动;踝泵运动通过踝关节的运动,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对长期卧床及下肢手术后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患者难以自主进行踝泵运动,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踝关节由于长时间未得到锻炼导致患者术后行走吃力,通常术后恢复过程都有家属或医护人员辅助患者进行踝泵运动,但是增加了家属或医护人员照顾患者的时间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让患者自主使用的下肢锻炼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下肢锻炼带,包括绷带、棉垫、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第一勾面和第一毛面;所述绷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棉垫的短边中点连线位置上,下表面上设有第一毛面,远离棉垫的上表面位置上固定设有第一勾面;所述棉垫的底面上还固定设有第一支带;所述第一支带的端部与棉垫底部上的绷带呈T型,另一端的上表面还固定设有第二勾面;第一毛面和第二毛面在操作过程中可预防划伤足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绷带,靠近棉垫的端部上固定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套设扣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带与所述绷带呈一定角度;便于绷带更好的使棉垫裹住足部,避免使用时发生滑动、松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绷带,其上活动嵌套设有把手;便于患者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绷带,靠近第一支带的一侧,端部上还固定设有日字带扣;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进行额外的特殊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棉垫的底部上设有第二毛面;所述第二毛面,设于靠近第一勾面一侧的棉垫底部上,并与第一毛面互相垂直呈十字型;能够增大第二勾面与毛面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脱勾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棉垫底部覆盖设有尼龙布;尼龙布料质量轻、强度高、非常耐磨,弹性也相当好,可以更好的支撑绷带的拉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患者可以借助锻炼带自主锻炼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屈曲运动;
2)使用方便,无需特殊定制,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绷带;2、棉垫;3、魔术贴;31、第一勾面;32、第一毛面;33、第二勾面;34、第二毛面;4、尼龙布;5、第一支带;6、固定带;7、扣环;8、把手;9、日字带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银梅,未经孙银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1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冷型带自然冷源的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动态图案效果的水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