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成型平台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9211.3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1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梁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融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45 | 分类号: | B29C64/24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成型 平台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成型平台固定装置,包括对成型平台底部进行支撑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H型,且采用铝型材拼接而成,所述成型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的四角分别固定在打印机Z轴的平台撑条上。有益效果在于:使用铝型材拼装的支撑框架,可保证大尺寸打印成型平台的平整性;采用标准的工业铝型材,不仅重量轻、强度高,且材料来源广;设计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成型平台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FDM 3D打印机是先将材料传送到已经加热的打印头,然后打印头对打印材料进行加热,打印头中的材料融化,然后再通过送料机构向下挤压将融化的材料从打印喷头挤出来进行打印。所有物品均打印到成型平台上,层层打印成三维立体模型。成型平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打印成型空间大小。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成型平台一般使用金属材质,平台越大重量也就越大,因此平台的固定方式就尤为重要,一般的固定方式是采用金属托盘多点支撑固定,但是在平台尺寸较大的情况下,由于平台自身重量原因,会出现平台不平整的情况,轻则导致模型底部变形,重则模型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3D打印成型平台固定装置,使用标准配件铝型材组成的框架对成型平台进行支撑固定,从而保证成型平台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平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D打印成型平台固定装置,包括对成型平台底部进行支撑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为H型,且采用铝型材拼接而成,所述成型平台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所述支撑框架的四角分别固定在打印机Z轴的平台撑条上。
采用上述一种3D打印成型平台固定装置,所述成型平台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从而通过所述支撑框架对所述成型平台进行支撑,由于所述支撑框架整体采用铝型材拼接而成,不仅重量轻,而且强度高,足以支撑所述成型平台长期使用而不变形,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打印机Z轴的运动负荷,从而提高打印机的使用体验,平整的所述成型平台可保证打印模型底部的平整度,避免出现弯曲变形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横杆、纵杆以及连接角码,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分别各有两根,两根所述横杆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纵杆垂直连接在两根所述横杆之间,并形成H型结构的支撑框架,所述纵杆的端部通过连接角码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横杆使用的铝型材规格为4080,所述纵杆使用的铝型材规格为4040,且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连接后,两者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平齐。
作为优选,所述角码的两个直角边之间连接有扇形加强板。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平台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的螺栓安装孔,且所述螺栓安装孔为沉头孔,并沿所述横杆和所述纵杆的走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撑条共有两根,所述平台撑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根所述横杆的底部,从而与两个所述横杆形成矩形框架。
作为优选,每根所述平台撑条上均安装有两个导向套和一个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位于所述平台撑条的中间位置,所述导向套对称分布在所述丝杆螺母两侧。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使用铝型材拼装的支撑框架,可保证大尺寸打印成型平台的平整性;
2、采用标准的工业铝型材,不仅重量轻、强度高,且材料来源广;
3、设计简单,易于加工和安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融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融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92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打印头隔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藻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