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8630.5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符必赤;刘榕;邓永向;吴建清;王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鹏;符必赤;刘榕;邓永向;吴建清;王迎辉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3537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埋式无 动力 消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包括有位于地面下的预处理池,预处理池的顶部设有进口,预处理池内部顶、底面交错设置有多组格栅,预处理池经进污管与厌氧发酵池连通,厌氧发酵池包括有中间的发酵区,发酵区外侧为沉降区,发酵区与沉降区通过底部的过渡通道进行连通,发酵区顶部设置有沼气输出管,沉降区顶部设置有出水槽,沉降区中下部填充填料,从沉降区顶部向下设置延伸至发酵区底部的排泥通道,排泥通道底部设有污泥泵。该厌氧消化装置具有无运行成本,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运离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村镇、农业园及生态园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消化装置,特别是一种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日常的生活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这些生活污水若直接排放至大自然中,无疑会对我们生活的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为此需要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城市中由于人口居住相对比较集中,比较容易通过安装排污处理管网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再处理,从而满足排放标准。而远离城市的村镇,由于人口居住比较分散,难以通过安装排污处理管网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再处理,故村镇家庭一般都是通过安装独立的污水处理装置来对污水进行处理,而这类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过程中发酵物与沼液混合在一起,无法使得沼液分离,导致沼液无法形成清液,从而打不到排放标准。再者,该类型的处理装置需要在其内部安装动力设备进行曝气,动力设备容易损坏,导致运行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经该消化装置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均能够达到污水相关排放标准。该厌氧消化装置具有无运行成本,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适用于运离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村镇、农业园及生态园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包括有位于地面下的预处理池,预处理池的顶部设有进口,预处理池内部顶、底面交错设置有多组格栅,预处理池经进污管与厌氧发酵池连通,厌氧发酵池包括有中间的发酵区,发酵区外侧为沉降区,发酵区与沉降区通过底部的过渡通道进行连通,发酵区顶部设置有沼气输出管,沉降区顶部设置有出水槽,沉降区中下部填充填料,从沉降区顶部向下设置延伸至发酵区底部的排泥通道,排泥通道底部设有污泥泵。
前述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中,所述厌氧发酵池顶部设有环状污水贮存盘,环状污水贮存盘外层加工有锯齿形水流堰槽,锯齿形水流堰槽与出水槽连通。
前述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中,所述发酵区与沉降区之间的过渡通道为斗状斜面结构。
前述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中,所述进污管设置在格栅后方的预处理池顶部,其上开设有多个开口向下的布水孔。
前述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中,所述预处理池顶部设有清掏盖板。
前述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中,所述排泥通道顶部设置有盖板。
前述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中,所述厌氧发酵池的深度≥6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地埋式无动力厌氧消化装置处理过程中,通过设置预处理池在该区好氧的环境下,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完成维生物初步好氧消化,采用无动力运行方式。厌氧发酵池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发酵区和沉降区,经过预处理后的发酵物从发酵区顶部掉落后进行发酵处理产生沼气,在发酵物重力以及沼气压力作用下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液被压入至沉降区内部,发酵过程中的沉淀物沉积在厌氧发酵池底部,从而实现发酵物与沼液分离,由于厌氧发酵池深度较大,沼液缓慢上升过程中,有机物被填料中的微生物吞噬,COD、BOD等浓度进一步降低,未分解有机物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厌氧发酵池底部,从而使得沼液顶部形成上清液,该上清液排出后结合普遍应用的人工湿地处理,基本达到污水相关排放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鹏;符必赤;刘榕;邓永向;吴建清;王迎辉,未经朱鹏;符必赤;刘榕;邓永向;吴建清;王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86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充电器支架联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透气效果好的不干胶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