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7876.0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8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杜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清华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钢结构 建筑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显示屏通过支撑架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联动连接有第一丝杠,且第一丝杠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侧壁表面设置有活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IC卡与读卡器的配合,可以读取到钢板的信息,并确定焊接点的具体坐标,通过电机带动红外扫描仪在钢板的表面横向和纵向的移动,确定焊接点的实际坐标,精准的找到焊接点的位置,提高焊接的合格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其中焊接制作构件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工序,该工序属于隐蔽工程,也是最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之一,连接板作为连接不同构件之间的零件,其焊接后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钢结构的质量,现有技术中的焊接过程都是靠工人手工扶着连接板往柱子和梁上焊接,焊接出来的构件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方位的偏差,影响后期使用,有些构件甚至不合格,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正面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显示屏通过支撑架与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联动连接有第一丝杠,且第一丝杠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与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侧壁表面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第一螺母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的侧壁表面设置有读卡器,所述移动滑块的底部设置有红外扫描仪,所述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的一端设置有IC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杆以工作台的侧面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别设置在工作台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靠近第一电机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密封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联动连接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螺母的底面焊接有连杆,且连杆远离第二螺母的一端与移动滑块的顶面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壁表面分别开设有与活动杆相适配的活动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IC卡与读卡器的配合,可以读取到钢板的信息,并确定焊接点的具体坐标,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红外扫描仪在钢板的表面横向移动,确定焊接点的横向坐标,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红外扫描仪纵向移动,确定焊接点的纵向坐标,精准的找到焊接点的位置,提高焊接的合格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基于BIM的钢结构建筑定位装置中工作台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清华,未经杜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7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板
- 下一篇:一种英语单词趣味拼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