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新型内骨骼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86743.1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9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金耀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9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电池模组 竖直板 水平板 本实用新型 插装 多块 胶接 材料用量 传统设计 强度功能 有效传递 垂直的 散热 倒T型 底面 卡板 受力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新型内骨骼。包括多块插装于电池模组中的电芯内的T型材,T型材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T型材截面为倒T型,T型材的竖直板插装于电芯中相邻两个电芯之间,T型材用于有效传递电芯的受力,T型材的竖直板两端均设有卡板;多块T型材之间通过各自底部的水平板胶接相连,胶接后的水平板作为电池模组的底面。本实用新型采用T型材内骨骼设计,同时起到散热和结构强度功能,相比传统设计材料用量一致,但能节约部分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新型内骨骼。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产品一致性等性能不断提升的要求之下,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自发的采用标准化的模组设计。
众所周知,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将向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那么软包电池组装成模组将成为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电池模组结构轻量化成为必然的趋势。同一种标准化模组,能量密度、电量等关键性能无疑代表了行业竞争力。
现有软包电池模组结构由传统外骨骼设计,结构件多、空间利用率低,做成模组能量密度低,体积能量密度小。电池之间传热不顺畅、热管理耗能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新型内骨骼。
电池模组是由多个电池模块连接而成的,在实际应用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的温度上升,温度过高会直接降低电池的性能。本实用新型以电池模组冷却为研究对象,探究一种冷却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电池模组结构,根据研究,本实用新型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多块插装于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之间的T型材,T型材包括两块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T型材截面为倒T型,T型材的竖直板插装于电芯中相邻两个电芯之间,T型材用于有效传递电芯的受力,T型材的竖直板两端均设有卡板;多块T型材之间通过各自底部的水平板胶接相连,胶接后的水平板作为电池模组的底面。
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端板、铝合金上盖和T型材;电芯两端安装有端板,端板内侧面开有用于嵌装电芯的空腔,电芯两端端部嵌装于端板空腔内;电芯底部插装有多个T型材用于隔热,T型材垂直于两块端板布置;电芯外周面套装有铝合金上盖用于密封。
所述端板空腔内均布有多个与T型材卡板配合安装的竖直卡槽,T型材两端的卡板分别嵌装于电芯两端端板的竖直卡槽内。
所述T型材的水平板作为电芯1底部的冷却散热面,T型材导热效果好,能有效起到散热作用。
所述T型材的水平板两端分别与两块端板底部通过胶接相连。铝合金上盖底部与胶接后的T型材两侧的水平板外侧边缘焊接相连,提高了电池模组整体的强度钢度。
所述T型材采用铝合金材料且通过压铸工艺一体成型。
所述铝合金上盖与电芯之间套装有高压绝缘罩,铝合金上盖底部与T型材焊接相连,提高电池模组整体的强度钢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T型材内骨骼设计,同时起到散热和结构强度功能,相比传统设计材料用量一致,但是能节约部分空间;在相同空间的模组中,使用本实用新型T型材的内骨骼设计,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可以放置能量更高的软包电芯,从而提高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材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T型材的卡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纽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86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